编辑:医院
校审:医院
男性患者,36岁,因“头痛发热1月余,加重2周”医院。
患者1个月前大量饮酒后头痛,疼痛主要位于后脑勺,呈阵发性胀痛,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9℃以上,伴寒战,医院,腰穿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输液抗炎后没再发热,但仍头痛,医院就诊,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医院的医生们给患者做了腰穿,送检脑脊液样本。
快看,在脑脊液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低倍镜下,我们发现了一簇簇像“青蛙卵”的异常细胞
油镜下观察更像“青蛙卵”
这是瑞氏染色的新型隐球菌的典型形态,墨汁染色也验证了该判断
最终该病人诊断为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科普知识:
一、基本介绍
新型隐球菌:又名溶组织酵母菌,是土壤,鸽粪,牛乳、水果等的腐生菌,也可存在人口腔中,可侵犯人和动物,一般为外源性感染,但也可能为内源性感染,对人类而言,它通常是条件致病菌。
二、主要特征
本菌在组织液或培养物中呈较大球形,直径可达5-20微米,菌体周围有肥厚的荚膜,折光性强,一般染料不易着色难以发现,称隐球菌,用墨汁阴性显影法镜检,可见到透明荚膜包裹着菌细胞,菌细胞常有出芽,但不生成假菌丝。在沙保氏琼脂及血琼脂培养基上,于25及37℃不能生长,而非病原性隐球菌在37℃不能繁殖。培养数日后生成酵母型菌落,初呈白色,1周后转淡黄或棕黄、湿润粘稠,状似胶汁。本菌能分解尿素,以此与酵母菌和念珠菌鉴别。
三、感染途径
本菌大多由呼吸道转入,在肺部引起轻度炎症,或隐性传染。亦可由破损皮肤及肠道传入。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向全身播散,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真菌性脑膜炎、脑炎、脑肉芽肿等,此外可侵入骨骼、肌肉、淋巴结、皮肤粘膜引起慢性炎症和脓肿。
四、预防治疗
预防本菌感染,除应增强机体免疫力外,避免创口感染土壤及鸟粪等。治疗药物可用碘化钾或碘化钠,大蒜精、二性霉素B,亦可二性霉素B与5-氟胞嘧啶联合应用,慢性肺损害或骨病损则可辅以外科切除。
此病例由郑素洁老师提供,欢迎到君安医学细胞平台下载更多资料并参与交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