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内容
本书首先从产业新城的起源出发,较为详尽介绍了早期产业新城的历史演变,并对产业新城的概念、特征及类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书以典型案例的方式对国外和国内产业新城建设发展成就进行了回顾,从业务模式、盈利模式以及现金流循环模式等方面对产业新城的商业模式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从规划研发、团队建设、资金统筹、计划运营等方面对如何成功打造产业新城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本书从世界和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传统房地产转型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对产业新城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及趋势研判。
目录
关于本书
第一章认识产业新城
第二章国外商业新城发展成就
第三章中国产业新城发展成就
第四章产业新城商业模式
第五章打造产业新城核心能力
第六章发展趋势展望
书评
精彩书评
本书带领我们了解产业新城的起源、发展与演变过程;分析产业新城的概念、特征及类型;详细叙述了国内外产业新城的发展情况;列举实例分析和介绍了目前产业新城运作的商业模式、业务模式、现金流循环模式、盈利模式及关键点注意事项等;细致的阐述了各阶段的运作方式及从事产业新城模式打造团队核心能力的要求,并指出了产业新城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公司转型升级之际特别推荐给大家,希望能从书中获益,提高自身对产业新城发展模式的了解。
——投资发展部
书摘
摘自本书第二章节选
政府主导型——新加坡裕廊工业园
……
第二阶段(-),完善配套:随着新加坡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园区快速发展,由经济管理局全面负责园区的投资开发管理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于是新加坡政府决定将原经济管理局负责园区招商开发职能整体独立出来,成立裕廊工业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年更名为裕廊集团。裕廊工业管理局就成为该时期裕廊工业园的投资开发管理主体。裕廊工业管理局成立后,就开始对工业园区周边进行建设园区配套住宅、酒店、休闲娱乐等设施,极大方便了园区企业的工作生活,园区逐步步入成熟期。
第三阶段(-),园区拓展:为大力发展炼油工业,新加坡政府授权裕廊工业管理局通过填海形成裕廊岛,面积约20平方公里。目前,裕廊岛已发展成为世界级化工重镇,岛上完善的设施与物流设备已吸引超过90个国家的投资。国际化巨头纷纷在这里落户建厂,包括荷兰皇家壳牌、埃克森美孚、雪佛龙、杜邦、巴斯夫、住友化学、三井化学等。通过集中投资,形成了化工产业集群,即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新加坡裕廊石化产业园鸟瞰图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