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俗称发烧,是临床很常见的症状,而且也是现在人很害怕的一个症状。因为普遍认为发烧会把脑子烧坏,甚至成脑膜炎等,所以特别害怕。我呢,从中医及临床的客观角度来分析发热的原因及治法,希望对患者与医者都有所帮助,支持者可留言,不足的方面请指出,以便于改正,进步,更有宜于大众健康。
发热伴有身疼,是外感,是感冒了,若兼自汗恶风,是伤风,用桂枝汤;若兼无汗恶寒,是伤寒,用麻黄汤。这是感冒最常见的症状,大多伴有流清鼻涕,打喷嚏,但不渴,喝水不多,这是风寒之邪入侵人体,还在体表,阳气对抗邪气,产生的发热,这个热也在体表,只要发汗让邪外出就好了。有的还会伴有抽搐的症状,原因是寒邪收引和津液不足。这时在前面两方的基础上加葛根或天花粉即可,也不必害怕。什么抽搐把人抽傻了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热不在里,伤不了根本。如果在这个时候用清热止痉的药,反而把邪向内引,才可能伤及五脏六腑,甚至大脑。这是最常见,也最易犯的错误。
发热而身不疼,饱闷吞酸,是积食,用平胃散加消食行气之药。这个症状也比较常见,只要发热时出汗饱闷吞酸,不想吃饭,大便酸臭这些症状就是食积,食积消了病就好了。如果还伴有身疼,是食积兼表症,少加苏叶,荆芥等发表的药就能解决了。
发热身疼,不恶寒,舌苔黄而想喝冷水,是热伤于里,用白虎汤加桂枝,葛根。这是热在阳明经络,热向里走了,要特别注意,关键是不怕冷想喝凉的,这个就得清热发表,白虎清热,加桂枝,葛根是为了发表的,如果不身疼,表示邪不在太阳与阳明经络,那就不必加。也可能出现抽搐,出现抽搐也必须加葛根。还可以加清热滋阴止痉的药,这是热伤津液,筋脉失养。
发热身疼,恶寒,口不渴,是邪入少阴,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这类发热常见于老年人,同时常伴有脉微细,想睡又睡不着的症状,千万不可以大发汗,这个方子虽用麻黄,但是交合少阴太阳之方,不是发汗为主。还可以加人参,党参,甘草等补元阴,运中焦的药。
若平时人就虚弱,无故身大热,舌青欲饮极热之水,是元阳外越,也有口不渴的人,都一样,用吴萸四逆汤。这是危重症状,而且是阳气外脱,不可输液,阴液一入,阳气立消。可注激素回阳,最好用中药回阳救脱。在吴萸四逆汤基础上可加人参,山茱萸,龙骨,牡蛎等,胸闷憋气严重加麝香。
小儿发热,气粗口热的人,是表里都有热,用人参败毒散加黄芩,黄连,栀子。若发热而出气微温,而口不热,小便清长,大便不实,平时也身体不太好,这是元气虚导致的,用理中汤或六君子汤调理即可。小儿感冒发热,是很常见的病,而且易出汗抽搐,一抽搐就很害怕,判断内里是否有热的关键就是口中之气热与不热,小便黄与不黄,大便干与不干。内里有热可以清热,可以用寒凉药,可以输液。内里无热则要温中而热自退,若用清热,输液就会反复不愈,甚至越来越加重,伤及脾胃就吃不下饭了,这也是很多发热的孩子要么反复低烧,要么不烧而食欲下降的原因。若有其他发热原因,仍应按前面各症辨别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