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患病比例:1%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常用检查:体温测量
症状表现:白细胞增多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并发疾病:肺炎
高发时期:季节更替时期
症状表现:急性起病。早期有咽部不适、干燥或咽痛,继之出现喷嚏、流涕、鼻塞、咳嗽。.可伴有头痛、发热、声音嘶哑、乏力、肢体酸痛、食欲减退等
确诊诊断:根据病史、流行病学、鼻咽部的症状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一般无需病因诊断。特殊情况下可行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等确定病原体。
治疗
(1)对症治疗:①休息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
②解热镇痛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消炎痛)、去痛片、布洛芬等。咽痛可用各种喉片如溶菌酶片、健民咽喉片,或中药六神丸等口服。
③减充血剂盐酸伪麻黄碱,也可用1%麻黄碱滴鼻。
④抗组胺药马来酸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
⑤镇咳剂对于咳嗽症状较明显者,可给予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镇咳药。
(2)病因治疗①抗菌药物治疗
②抗病毒药物治疗利巴韦林、奥司他韦
(3)中医中药治疗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亦可选用,小柴胡冲剂、板蓝根冲剂
二、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07%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肺炎支气管扩张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愈率:80%
常用药品:乳酸左氧氟沙星片喷托维林氯化铵糖浆
时期:轻者仅在冬春季节发病,尤以清晨起床前后最明显,白天咳嗽较少。夏秋季节,咳嗽减轻或消失。重症患者则四季均咳,冬春加剧,日夜咳嗽,早晚尤为剧烈。
诊断:依据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慢性气道疾病。
治疗
急性加重期的治疗(1)控制感染抗菌药物治疗可选用喹诺酮类、大环类酯类、β内酰胺类口服,病情严重时静脉给药。如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如果能培养出致病菌,可按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
(2)镇咳祛痰可试用复方甘草合剂,也可加用祛痰药溴己新,盐酸氨溴索,桃金娘油,干咳为主者可用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等。
(3)平喘有气喘者可加用解痉平喘药,如氨茶碱,或用茶碱控释剂,或长效β2激动剂加糖皮质激素吸入。
缓解期治疗(1)戒烟,避免有害气体和其他有害颗粒的吸入。
(2)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也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流感流行性感冒(inf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中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流感在流行病学上最显著特点为:突然爆发,迅速蔓延,波及面广,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季,而南方多发生在夏季和冬季)。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87%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飞沫传播
并发症:鼻窦炎扁桃体炎细菌性肺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昏迷肝大心律失常
治疗常识就诊科室:内科呼吸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4天
治愈率:96%
常用药品:川贝枇杷糖浆小柴胡颗粒
常见症状:如咽痛咽喉干燥及灼热感鼻塞高热咳声嘶哑恶心情绪性感冒打喷嚏发热伴寒战扁桃体充血等
临床症状: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婴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见高热惊厥;部分患儿表现为喉气管支气管炎,严重者出现气道梗阻现象;新生儿流感虽少见,一旦发生常呈脓毒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常伴有肺炎,病死率高。
诊断:流行病学资料是诊断流感的主要依据之一,结合典型临床表现不难诊断,但在流行初期,散发或轻型的病例诊断比较困难,确诊往往需实验室检查,主要诊断依据如下:
(1)流行病学史:在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区出现大量上医院门诊,急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增加。
(2)临床症状: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婴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见高热惊厥;部分患儿表现为喉气管支气管炎,严重者出现气道梗阻现象;新生儿流感虽少见,一旦发生常呈脓毒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常伴有肺炎,病死率高。
治疗
(1)一般治疗: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宜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洁,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1等,预防并发症。
(2)对症治疗
(3)抗病毒治疗
a.离子通道M2蛋白阻抑剂:金刚烷胺
b.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
c.其他抗病毒药物:
(4)继发性细菌感染的治疗:根据送检标本(如痰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
四、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6月-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病因有感染性的: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还有非感染性的:如症状性的、过敏性因素常见的与牛奶蛋白过敏、饮食因素如突然改变食物种类,气候因素等,还有乳糖不耐受、先天性果糖不耐受等。小儿腹泻尤其是病毒性腹泻,容易引起脱水、及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严重的可危及生命。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年发病率为%,其死亡率为0.51%。因此,对小儿腹泻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28.3%
易感人群:婴幼儿
传染方式:感染性腹泻有传染性
并发症:营养不良支气管肺炎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儿科小儿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7-10天
治愈率:99%
常用药品: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婴儿健脾颗粒
治疗费用: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医院约(-元)
常见症状:腹泻腹痛烦躁不安口唇泛黑病毒性腹泻低血钾拒食婴儿褐色或暗绿...面色苍白高热
(1)消化道症状: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多,量增加,性质改变,大便3次/d以上,甚至10~20天,可呈稀便,糊状便,水样便,或是黏液脓血便,判断腹泻时粪便的性状比次数更重要,如果便次增多而大便成形,不是腹泻,人乳喂养儿每天排便2~4次呈糊状,也不是腹泻,恶心,呕吐是常见的伴发症状,严重者呕吐咖啡样物,其他可有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2)全身症状:病情严重者全身症状明显,大多数有发热,体温38~40℃,少数高达40℃以上,可出现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嗜睡,惊厥,甚至昏迷等表现,随着全身症状加重,可引起神经系统,心,肝,肾功能失调。
(3)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主要为脱水及代谢性酸中毒,有时还有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4)脱水:一般表现为体重减轻,口渴不安,皮肤苍白或苍灰,弹性差,前囟和眼眶凹陷,黏膜干燥,眼泪减少,尿量减少,严重者可导致循环障碍,按脱水程度分为轻,中,重度,脱水的评估。
(5)代谢性酸中毒:脱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呼吸深长呈叹息状,口唇樱红,严重者意识不清,新生儿及小婴儿呼吸代偿功能差,呼吸节律改变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嗜睡,面色苍白,拒食,衰弱等,应注意早期发现。
(6)低钾血症
治疗
1.急性腹泻的治疗(1)脱水的防治:ORS溶液中Na和葡萄糖比例适当,有利于Na和水的吸收,ORS中含有钾和碳酸氢盐,可补充腹泻时钾的丢失和纠正酸中毒。
①预防脱水:给口服足够的液体并继续给小儿喂养,尤其是婴幼儿母乳喂养,以防脱水,选用以下方法:
A.ORS:本液体为2/3张溶液,用于预防脱水时加等量或半量水稀释以降低电解质的张力,每次腹泻后,2岁以下服50~ml;2~10岁服~ml;大于10岁的能喝多少就给多少,也可按40~60ml/kg,腹泻开始即服用。
B.米汤加盐溶液:米汤ml+细盐1.75g或炒米粉25g+细盐1.75g+水ml,煮2~3min,用量为20~40ml/kg,4h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C.糖盐水:白开水ml+蔗糖10g+细盐1.75g,用法用量同米汤加盐溶液。
②纠正脱水:小儿腹泻发生的脱水,大多可通过口服补液疗法纠正,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
A.口服补液:适用于轻度,中度脱水者,有严重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及其他较重的并发症以及新生儿,均不宜口服补液,分两个阶段,即纠正脱水阶段和维持治疗阶段。
a.纠正脱水阶段:纠正脱水应用0RS;补充累积损失量,轻度脱水给予50ml/kg;中度脱水50~80ml/kg,少量多次口服,以免呕吐影响疗效,所需液量在4~6h内服完。
b.维持治疗阶段:脱水纠正后,ORS以等量水稀释补充继续丢失量,随丢随补,也可按每次10ml/kg计算,生理需要量选用低盐液体,如开水,母乳或牛奶等,婴幼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代谢率高,应注意补充生理需要量。
B.静脉补液:重度脱水和新生儿腹泻患儿均宜静脉补液。
第1天补液:包括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a.累积损失量:根据脱水程度计算,轻度脱水50ml/kg,中度脱水50~ml/kg,重度脱水~ml/kg。
b.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能口服则口服,对于不能口服,呕吐频繁,腹胀者,给予静脉补液,生理需要量每天60~80ml/kg,用1/5张含钠液补充,继续损失量是按“失多少补多少”,用1/2~1/3含钠溶液补充,两者合并,在余12~16h补完,一般约每小时5ml/kg。
第2天补液:补充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能口服者原则同预防脱水,需静脉补液者,将生理需要量和继续丢失量两部分液体(计算方法同上所述)一并在24h均匀补充。
(2)纠正酸中毒:轻,中度酸中毒无需另行纠正,因为在输入的溶液中已含有一部分碱性溶液,而且经过输液后循环和肾功能改善,酸中毒随即纠正,严重酸中毒经补液后仍表现有酸中毒症状者,则需要用碱性药物,常用的碱性药物有碳酸氢钠和乳酸钠,在无实验室检查条件时,可按5%碳酸氢钠5ml/kg或11.2乳酸钠3ml/kg,可提高CO2结合力5mmol/L,需要同时扩充血容量者可直接用1.4%碳酸氢钠20ml/kg代替2∶1等张液,兼扩溶和加快酸中毒纠正的作用,已测知血气分析者,按以下公式计算:
需补碱性液数(mmol)=(60-CO2结合力)×0.3×体重(kg)/2.24=BE×0.3×体重(kg)
5%碳酸氢钠(ml)=BE×体重(kg)/2
补入碱性药物先用半量。
(3)钾的补充:
(4)钙和镁的补充:
(5)饮食治疗:
(6)药物治疗:
①抗生素治疗
A.喹诺酮类药:
B.小檗碱:
C.呋喃唑酮(痢特灵):
D.氨基糖苷类:
E.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氧头孢烯类:
F.磺胺甲VA唑/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
G.其他类抗生素:红霉素是、制霉菌素,氟康唑或克霉唑,假膜性肠炎停用原来抗生素,选用甲硝唑(灭滴灵),万古霉素,利福平口服。
②肠黏膜保护剂:双八面体蒙脱石是一种天然的铝和镁的硅酸盐,能改善肠黏液的质和量,加强肠黏膜屏障,吸附和固定各种细菌,病毒及其毒素,有助于受损肠黏膜修复和再生,临床证明其治疗腹泻具止泻,收敛,抑病毒作用,能缩短病程。
③微生态疗法:
A.乳酶生:
B.嗜酸乳杆菌(乐托尔,lacterolfort):
C.双歧杆菌(回春生,丽珠肠乐):
D.妈咪爱(medilac-vita):
E.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培菲康)
(7)护理:对感染性腹泻注意消毒隔离,注意喂水和口服补液,防止呕吐后误吸入肺内,勤换尿布,大便后冲洗臀部,以预防上行性尿路感染,尿布疹,臀部感染。
2.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治疗(1)预防,治疗脱水: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2)营养治疗:
(3)抗生素:要十分慎重,用于分离出特异病原的感染,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用药。
(4)双八面体蒙脱石(思密达):具体见“急性腹泻”。
(5)微生态疗法:具体见“急性腹泻”。
(6)中医治疗:对慢性腹泻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二)预后
重症腹泻以往是造成婴幼儿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现在随着诊断,治疗技术的提高,已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及时正确治疗多预后良好,但如病程迁延常为引起患儿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首都儿研所等单位对7省1市连续逐月流行病学调查,小儿腹泻病年病死率为0.51‰,显著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6.5‰)。
五、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夏秋之交都有发病,9月是高峰期,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低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没有并发症的患儿,一周左右即可痊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皮肤继发感染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1%
易感人群:儿童
传染方式: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
并发症:脑膜炎头痛心肌炎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儿科儿科综合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7-14天
治愈率:95%
常用药品:化毒丹利巴韦林含片
治疗费用: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医院约(——0元)
温馨提示: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常见症状:斑丘疹腹痛口痛侵蚀性水疱红晕水泡咽痛低热流涎厌食
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1~2天内口腔,咽,软腭,颊黏膜,舌,齿龈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周围绕以红晕,破溃成小溃疡,由于疼痛,常流涎和拒食,同时手足亦出现皮疹,在手足的背侧面和手指(趾)背侧缘,甲周围,掌跖部,出现数目不定的水疱,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一般经过良好,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口腔,手,足出现疱疹,咽拭子,血液及疱液中分离培养出COXA19病毒可确诊。
手足口病西医治疗
1.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1)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2)呕吐难以进食者给予输液。当口腔因有糜烂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3)口腔溃疡给予青梅散、金霉素鱼肝油或锡类散外涂,疼痛剧烈涂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并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4)皮肤疱疹有继发感染者涂以1%甲紫;
(5)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若伴有发热时,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2.手足口病可能结合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进行治疗。(1)并发脑膜炎者按照脑膜炎治疗
(2)并发心肌炎者按照心肌炎治疗。
——·常见疾病·——
高血压
糖尿病
痛风
关节炎
白癜风
白血病
急腹症
感冒
毛囊炎
口腔疾病
足癣
疱疹
鼻炎
红眼病
手足口病
胃炎
偏头痛
肩周炎
卒中
房颤
——·最美村医·——
王万鑫
顾运霞
贺菊荣
张素鸽
罗建证
李爱武
李建华
徐景福
刘娟
张成刚
黄林会
王红利
王广波
郑敏
史月胜
谭丙华
李亚敏
戈立涛
李瑞鹏
林武
光辉
张飞
覃艾平
专注·传承·普惠扫码广东哪些医院白癜风疗效比较好白癜风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