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GS系列4利用mNGS诊断脑膜炎

我国曾发生过一场比新冠还凶险的“瘟疫”——流行性脑膜炎,在-年间,致万人感染,16.8万人死亡,死亡率达5.5%![1][2]到了80年代,我国终于有了流脑疫苗并普及,这才终结了流脑对新中国的威胁。什么是脑膜炎?脑炎?脑膜炎和脑炎都是由病原体侵袭脑部导致的炎症性病变,前者发生在软脑膜和脊髓膜[3][4],后者则在脑实体。患病后如果无法及时诊治,会导致脑损伤甚至死亡[5][6]。(图片来自:视觉中国)既然如此凶险,临床上如何诊断?目前,临床上对脑膜炎和脑炎的诊断方式主要还是传统检测手段,如通过腰椎穿刺、脑活检、体液或组织的培养、聚合酶链反应(PCR)、血清学(抗体)和抗原测试,最后根据医生经验进行确诊。由于疾病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临床表现重叠,缺乏罕见病原体检测,常规微生物学检测通常不足以检测所有神经侵袭性病原体,导致近半成的急性脑膜炎病例无法确定病因[7]。那是否有更优的检测手段来提高脑膜炎的诊断效果呢?不久前,来自UCSF的MichaelRWilson和HannahASample团队与UCLA团队在刊登在NEJM的一项研究中,向我们展示了通过脑脊液样本的mNGS检测手段可以帮助发现脑膜炎和脑炎的病原体,给临床诊断提供更多有效信息[7]。这项研究为期1年,通过对8家医院的例患者进行研究后,用正交实验室测试证实了脑脊液(CSF)样本的宏基因组测序能够有效改善传染性脑膜炎和脑炎的诊断效果。研究结果1.在58例确诊的感染病例中:a)19例用传统检测手段和宏基因组方法均能检测出病原体;b)13例为仅由mNGS诊断为感染的案例(医院的临床检测中没有被鉴定出来);c)其余26例用mNGS的方法未能鉴定。2.mNGS未能鉴定的26个案例:a)11例为仅通过血清学检测诊断,对于这些病例,CSF的常规直接检测(如其他体液或组织培养、PCR和基于抗原的检测)也是阴性;b)7例为通过脑脊液以外(如脑活检)诊断的病例;

c)8例是因脑脊液中病原体浓度低而在mNGS检测中呈阴性。

3.在13例仅由mNGS方法诊断的病例中,医生反馈有8例在临床诊治中有积极效果,其中有7例对临床医生的治疗方案有指导作用。

总结脑脊液样本的mNGS可有效助力脑膜炎和脑炎的临床诊断。与常规的直接检测脑脊液相比,mNGS分析可鉴定出更多的潜在病原体,指导更早期和更具针对性的神经侵袭性感染的治疗,识别新出现的感染和疾病表型,对临床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大有裨益。虽然目前脑脊液样本的mNGS在临床检测上还是会受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的影响,作为单独的临床检测手段来说仍有进步空间,但其未来依然可期!参考文献[1]李剑.—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及其防控的历史回顾[J].中华医史杂志,,50(2):-.[2]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ishiccguanwang.com/xxyqjxnmywh/554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