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校长逼女生写不雅检查详情披露
据红星新闻此前报道,11月30日,网传山西吕梁临县一初三女生小娟(化名)被学校校长殴打,被迫写下承认与男生在宿舍多次发生性行为的检讨书。随后,医院进行检查,据家属提供的病历手册显示,诊断结果为处女膜完整。目前,涉事校长已被停职。小娟写下的检讨书1月18日,红星新闻记者从临县新闻办相关负责人处获得一份《关于媒体报道山西临县安业九年制学校校长殴打学生事件情况说明》(下称《说明》)。其中披露了此次事件的详情及最新进展。《说明》显示,事发地为临县安业乡安业村临县安业九年制学校。校长任某飞,男,现年48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年9月参加工作,年8月至今担任学校校长职务。涉事女生小娟(化名)、涉事男生,系该校初三学生,均住校。00年11月30日16时许,班主任给校长反映小娟和一位男生有早恋的情况后,校长当即组织班主任、教导主任等人调查了解得知,小娟多次在晚上熄灯后十一点左右主动开门或开窗让该男生进入宿舍,并且在她床上停留较长时间。当晚3时许,校长任某飞让生活老师把小娟带到校长办公室,核对情况,开始小娟不说实话。情急之下,任某飞用地书笔笔杆打了该女生臀部,让其写了事情发生的书面具体过程。1月日晚,家长及其亲属得知后到学校要求校长给予经济赔偿0万元,校长没有答应。00年1月日0时许,临县教科局接到学校报告,当即成立由分管安全与信访工作的教育工委委员高贵荣任组长的4人工作小组并联系安业派出所民警薛海军深入该校与该女生和其母赵女士分别进行谈话了解。对其进行了心理安抚和思想教育;代表教科局向其母赵女士道歉,就孩子教育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在《说明》中,赵女士表示:“即使孩子再犯什么错,校长也不能打,打了就要赔偿”。随后,赵女士与其亲属协商后提出要求校长任某飞赔偿0万元。后经安业派出所协调劝解无果,赵女士及其亲属一行于日4时离开学校。工作组对任某飞进行了批评教育,责令其向县局作出深刻检查,立即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整顿,并向家长赔礼道歉,做好心理疏导工作。1月9日,针对调查组了解的情况,临县教科局党组决定充实调查力量,在原基础上选派县纪委监委派驻教育系统纪检监察组、教育局信访室人员加入工作组开展工作。工作组与该女生同宿舍的七名女生调查了解,证实该男生在晚上十一点熄灯以后独自一人多次进入XXX号女生宿舍找该女生,该女生主动为其开门、开窗,在一起时长1至小时不等。事情发生后,临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县纪委监委、县公安局、县教科局组成联合调查组进驻调查。目前,该学校教学工作井然有序,校长已停职待查,有关情况正在调查处理中。同时,对该学校管理进行全面整顿,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坚决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特别是对涉事学生、家长进行心理辅导、课程辅导和人文关怀。县教科局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加大对违反师德行为的查处力度,规范教职员工从教行为。秋冬季节病毒高发期,传染病预防不能掉以轻心
进入秋冬季节,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病毒和细菌们也开始蠢蠢欲动,在人群密集的校园里,防范细菌和病毒入侵孩子的身体十分迫切,学校师生和家长都要高度重视。秋冬是诺如病毒的高发期,尤其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如学校、餐馆、医院等地。虽然目前诺如病毒急性肠胃炎没有特效药,以补剂及对症治疗为主,但也不必过于紧张,因为它为自限性疾病,病情轻微,愈后良好,恢复后无后遗症。面对诺如病毒的时候,其实预防比治疗更重要!①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
②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喝开水、吃熟食,不食不洁、无证食品;
③在秋冬季腹泻高发期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④多吃新鲜蔬果,多元化饮食;增强锻炼,改善体质;
除了“诺如病毒”这五种传染病也要警惕!
1.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年龄为5-15岁,四季均有流行。
主要表现为腮腺肿痛,肿痛具有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状如梨形或马蹄形,边缘不清,有触痛,张口、咀嚼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现,部分患儿常伴有并发症。患者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传播,接触患者-3周发病。
预防建议
①房间开窗通风很重要。
②早期隔离患者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且病程至少达9天后才能上学。接触过腮腺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3周。
③给予规范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腮风三联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率可达70-90%。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咳嗽、打喷嚏等空气飞沫方式传播。
它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达39℃-40℃),伴有畏寒、寒战、头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接触患者1~7天发病。
预防建议
①流感患者应及时就诊治疗,隔离至体温正常后48小时才能复课。
②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③适当参加运动锻炼,合理膳食和休息,增强体质。
④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每年流行季节前(9-1月)接种一次,免疫力可持续一年。
3.腺病毒感染
由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易侵犯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眼结膜、泌尿道和淋巴结。
主要表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腺病毒引起者占%~4%),其次为眼部和胃肠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儿童。约半数患者为隐性感染。接触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可传染,接触患者3-7天发病。病毒由呼吸道和眼结膜分泌物、粪便及尿排出体外,经空气飞沫、密切接触及粪―口途径传播。
预防建议
①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消毒、物品专用。
②对于易感人群注意保护性隔离,做好个人防护,健康管理,避免过度劳累。
4.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
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传染力极强。水痘患者是传染源,自发病前1~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可通过接触患者和空气飞沫传播。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接触患者1-1天发病。
预防建议
①房间定时开窗通风,尽可能的让阳光照射,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
②隔离患者要皮疹全部结痂才能复课。对已接触的易感儿,需要观察3周。
③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即可有效预防水痘,也能降低日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
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食物、飞沫和接触传播。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重症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炎、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并发症。若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预防建议
①学校一旦发现发热伴有皮疹的孩子,应立即送诊并对其接触过的物品及时消毒。
②确诊手足口病患者要居家隔离至病程周后。
③对6月至5岁以下儿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是预防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的最有效方法。
3
提醒
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大,抑郁症逐渐低龄化,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第一个发病高峰在小学六年级至初一,约1岁左右;第二个发病高峰在初三至高三间,约15-19岁。尽管发病率越来越高,但由于社会认知不足、专业医护人员有限、躯体症状多于心理症状等特点,不少抑郁症少年儿童难以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甚至最终造成悲剧的发生。家长和老师们要尊重孩子的想法,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不要让孩子感到学习、考试是为了圆家长的梦,他们该有自己人生,自己的梦想。除了生活、学习,家长和老师们对孩子的情绪不得不引起重视,经常关心孩子,与他们多聊聊天,陪他们做一些学习之外,感兴趣的事情,是家长们对孩子心理健康最大的帮助。近日走失事件时有发生,请各位家长提高警惕,预防少年儿童走失。守护儿童健康成长的同时,我们更要关爱儿童身心健康!目前大部分儿童走失事件的发生主要就是因为沟通不及时导致的。所以预防少年儿童走失,更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积极的沟通,守护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在预防儿童走失方面,我们千万不可单独让婴幼儿处于独立空间之中,避免发生意外。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旦孩子发生晕倒、昏迷等危险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送医抢救,避免惨剧的发生。预防儿童走失,避免孩子离家出走,同时告诫孩子,危险无处不在,远离陌生人和疑似危险人物,更不要单独和他们处于独立空间之中,避免遭受意外伤害。
预防少年儿童走失,身为家长,我们需要做到这些:
注重孩子的安全意识的培养
不要跟陌生人讲话
提高警惕,随时保持孩子在视线范围内
注意防范周围不明车辆和人员
尽量亲自按时接送孩子
尽量避免带孩子去过于拥挤的场所
千万不要随便让陌生人照看孩子
不要随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