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传染病预防早知道

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春天是一年里最美的季节,春季气温逐渐攀升病菌滋生传播快,也是呼吸道传染病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儿童和体弱的人尤其容易感染这些传染病。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流感、腺病毒感染、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主要侵入呼吸道,临床上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与白细胞减少等表现。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主要经飞沫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流感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麻疹:麻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8-12日,冬春季节多发,传染力极强。临床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打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粘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接种麻疹疫苗、尽量减少与患者及其患者家属的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冬春季发病率高。本病起病急、病情重、传播快、病死率高。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项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是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可通过接种疫苗提高对“流脑”的免疫力。水痘: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肿胀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对易感者用腮腺炎疫苗进行免疫接种。猩红热:猩红热为主要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全身皮肤潮红,可见呈鲜红色,针头大小皮疹,有些象“鸡皮疙瘩”,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舌乳头红肿。猩红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该病早诊断、正确治疗是关键。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多数病例临床表现较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病例出现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脑炎、心肌炎、肺水肿、弛缓性麻痹等症状,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肠道病毒71型(EV71)、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等。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侵入人体后2~3周发病。临床表现以低热、畏寒、头痛、流涕、上呼吸道炎症、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风疹病人为传染源,出疹前后5日均有传染性,患者鼻咽部分泌物、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1~5岁儿童,成人也可发病,冬春季节发病较多,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通风;对年龄为1岁以上的儿童、育龄妇女和其他易感人群,可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预防。肺核病: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乙类传染病,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结核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结核病人在其咳嗽,大声说话,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中含有结核菌,因此有咳嗽症状的排菌病人是最主要的结核病传染源。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咳嗽、咯血及血痰,发热,胸闷、胸痛、气急,盗汗,全身不适、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传染病预防措施须知(一)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健康行为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的重要保证。倡导生活中保持健康行为,如睡眠充足、营养充分、注意锻炼身体等。(二)勤洗手勤洗手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三)多通风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居室,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四)常喝水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时,人体鼻粘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粘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五)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六)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脏手触摸脸、眼、口等部位。出门在外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七)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个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最重要手段。为保护个人健康,适龄人群应按国家扩大免疫程序,接种麻疹、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卡介苗等国家计划免疫疫苗,也可自愿接种流感、B型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水痘等疫苗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八)避免到人群集中的地方人群集中地场所空气质量差、通风不够,而且人群集中的地方存在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尽量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九)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等一种或多种呼吸道症状时,医院就医并报告给相关部门,切忌不当回事,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既耽误了自己,又可能影响他人。春季迎来春暖花开,一片生机勃勃,只要我们了解和掌握一些预防知识,就可以远离疾病,享受快乐的春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ishiccguanwang.com/xxyqjxnmywh/74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