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痛

封面摄影:邓敏兴老师

手术做得很漂亮,不过陈医生并有没参透其中的奥妙,而至于疾病的未来走向,他更是感到捉摸不定。他来找我商量,我起初也是一脸懵逼。这位患者究竟接受了什么手术?为了让大家有一定的思考空间,请允许我暂时卖个关子。小王姑娘今年芳龄31,性格活泼开朗的她却长期被一种奇怪的病症困扰,故事大约要从7年前说起。7年前的小王姑娘可谓学业有成,本科毕业之后便到大英帝国继续深造,国外的学校大家知道,课外活动异常丰富,作为土包子的我尽管有所耳闻,但也说不齐全。那天王姑娘参加了校园里瑜伽课程,大镜子面前一群人穿着五颜六色的紧身衣,做着各种我认为只有神仙才能做出来的动作,小王自然也亦步亦趋,当她做到ParipurnaNavasana的动作时,她突然感觉屁股后面一阵酸痛,随即这种感觉向上蔓延到下腰部。酸痛感一直持续到瑜伽课结束之后。大概是腰扭了吧?换作我也会这么想。不过几个小时之后小王便感觉头痛欲裂,同时出现剧烈的恶心呕吐,一测体温竟高达39℃。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ParipurnaNavasana,这是印度语,我专门问过一位印度裔留学生朋友,他很吃惊,因为他从来没听到过中国人跟他说过这个词,Paripurna是“完全”的意思,Navasana指的是“船”,连起来就是“完全船式”,这是瑜伽的一个动作,练习这个体式时,身体仿佛一艘带桨的船,因此而得名(图1),它是培养腹部核心力量最好的姿势之一。图1.ParipurnaNavasana那天晚上小王并没有把两者联系起来,她认为是“感冒”了,就自行服用了一片感冒药,睡了一觉第二天倒也缓解了。不过在随后的日子里,她的这种“感冒”越来越频繁,她发现尽管这种发作不是每次瑜伽课后都会出现,但每次或多或少与之有点渊源;再后来,她发现其他运动后也有可能会诱发,比如骑死飞单车,屁股撅得老高的那种,时间骑久了屁股会痛,之后就头痛脑热了;再或者坐硬板凳时间坐久了,弄得不好就会发;偶尔几次,没有任何原因它也会发作。在国外游历过,才真正能体会什么叫看病难,看病贵,或许医疗保险能解决看病贵的问题,而看病难恐怕是绕不过去的坎,医生,尤其是专科医生不是那么容易见到的。所以在英国留学期间,这种病痛基本都是病人自己熬过去的:吃粒止痛药,寝室里躺几宿,三到四天也就自行缓解了。有一回,只有一回,她头痛得快厥过去了,吐得满地都是,室友怕闹出人命,赶快叫了一辆医院急诊,我相信这时候患者一定处于半昏迷状态,国外叫救护车足可让一个人倾家荡产,但凡清醒的人恐怕是爬也要爬下救护车。医院,医生给她做了头颅CT和腰穿检查,结果除了颅压高之外没有查到其他异常,结合既往史,当初给出的诊断是Mollaret膜脑炎。Mollaret膜脑炎Mollaret脑膜炎又称良性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是一种急性发作性、良性的且病因不明的无菌性脑膜炎综合征,于年由PierreMollaret医生(-)首次报告,Mollaret脑膜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性别差异。发病突然,症状几小时达高峰,持续约2~7d后迅速好转,不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发作期腰穿可见脑脊液细胞数增加,发作间歇期无任何症状和体征。患者忘记当时有没有跟医生提过瑜伽这事儿,但我想想光“帕力普钠叽里呱啦”就得跟老外医生解释半天,而且别人听得进去听不进去还是一回事。结果患者出院的时候就带着这个稀里糊涂的诊断稀里糊涂地出院了,因而后续的情况可想而知。你可以说久病成良医、或者说吃一堑长一智、或者说退而求其次,病人后来尽量避免进行瑜伽、死飞单车等压迫尾骨的运动。而坐冷板凳是不可避免的,于是就弄一个软软的坐垫,话说这样处理确实有效,脑膜炎发作频率要比之前少了,可是人生乐趣……。过了几年患者回国了,尽管生活上已经相当注意,但脑膜炎时不时还会犯。而相比国外,中国的神经科医生那是唾手可得,扔大街上都没人稀罕,所以近年来她颇住过几次院,大体来说头颅影像学检查没有问题,腰穿压力高,脑脊液白细胞数和蛋白有时正常有时偏高,而细菌、真菌及结核等的相关检查就从来没查出过东西,后来连脑脊液二代测序也做了,依然没有什么结果。真正的转折点是最近的那次住院经历。患者想到她的腰痛是老毛病了,问问床位医生查脑膜炎的时候有没有可能把腰也查一查?在国外磁共振检查那是天价,没有正当理由医生不会查,因为保险公司可能会太贵拒付,而在国内磁共振也就五百块的事情,所以五百块约起来,五百块做起来,全场五百块……,床位医生就把颈胸腰的磁共振全部开了一遍,做完之后医生当时就傻了眼(图2)。“建议到神经外科继续就诊”,当天内科医生就下了逐客令。那脑膜炎呢?都火烧眉毛啦还管什么脑膜炎呀,赶快去找神经外科开刀吧!那话说这是个什么瘤呢?从磁共振上可以发现这是一个髓外的肿瘤,其中内容物呈混杂信号,部分区域T1和T2加权都是高信号,提示为脂肪组织,部分瘤体在增强磁共振上有强化,这很有可能是个畸胎瘤。图2.腰骶段MRI可见L2-3层面有一呈混杂信号的占位,部分内容物为T1和T2高信号物质,考虑脂肪可能,部分瘤体有强化。脊髓畸胎瘤畸胎瘤是来源于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生殖细胞的肿瘤,含有三个胚层的各种组织成分,包括皮肤、毛发、牙齿、骨骼、油脂、神经组织等。根据其外观又可分为囊性及实性两种,根据其组织分化成熟程度不同,又可分为良性畸胎瘤和恶性畸胎瘤二类,此瘤最常发生于卵巢和睾丸。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畸胎瘤则常见于中线部位,如松果体和鞍区,而生长在脊髓上的畸胎瘤极其罕见,大约只占所有脊髓肿瘤的0.1-0.5%。年PrasadGL等总结了英文文献中所有有关成人脊髓畸胎瘤的报道,总共有例,平均年龄为39.6岁(18-85岁),男女比例1.33:1,平均病程46.7个月,症状有:肢体无力疼痛(76/),二便障碍(61/),颈背痛(47/),神经根痛(24例)。肿瘤的位置以胸腰段为主(72/),腰段(38/),颈段(15/),胸段(15/),腰骶段(6/),髓内和髓外基本对半开。部分病例并存脊柱裂、脊柱侧弯和脊髓纵裂。磁共振上脊髓畸胎瘤表现为实囊性混杂信号,内容物包含脂肪、钙化和出血等,增强磁共振有时可见环形强化或结节状强化。PrasadGL,DivyaS.A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ishiccguanwang.com/xxyqjxnmyyf/65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