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石磊磊罗丹凌文/图
“有好多拳头一般大小的蜗牛躲在草丛里,看着‘萌萌哒’,不知道能不能吃?”入夏后,不少福州市民在公园和小区里,发现了非洲大蜗牛的踪迹。从西湖公园、温泉公园,到仓山融信大卫城小区,大量巨型蜗牛都在怒刷“存在感”。有些市民还提着水桶,把蜗牛抓回去当宠物养或做下酒菜。
拳头大的非洲大蜗牛,频频出现在公园、小区里
食量惊人危害公园小区已多年
市民王先生家住融信大卫城,每天晚饭后,都会在小区里散步。最近一连好几天,他都在道路上、草丛里看见不少非洲大蜗牛,有时甚至会一不小心踩到。
“尤其下雨后,蜗牛出没更加频繁。”王先生将此事反映到物业。物业工作人员说,他们最近也注意到了小区里有非洲大蜗牛“大举入侵”,池塘每次换水后,也会莫名其妙地出现。清洁工人多次采取人工捕捉的方式进行消除,仍然无法控制蜗牛的泛滥。
类似的情况,发生在西湖公园。上周,宋女士在公园里散步时,看见几个小孩正蹲在栈道上玩非洲大蜗牛。她对此十分担忧:“我小时候也玩过蜗牛,但是跟这种完全不一样,很担心有毒,或是什么寄生虫传染到小孩身上。”
西湖公园的老员工翁珠华说,非洲大蜗牛十多年前就开始泛滥,它专吃水草,还会吃一些昆虫的幼虫。由于食量惊人,一些水域的水草都被吃光了,鱼虾数量也明显减少。
美国曾遭遇“蜗牛危机”
非洲大蜗牛又叫“褐云玛瑙螺”,属于玛瑙螺科玛瑙螺属。原产东非,现广泛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以及海南等地。作为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它对蔬菜等农作物危害极大。
对于非洲蜗牛进入中国的方式,有的说是上世纪一些地方通过正规渠道从国外引进非洲大蜗牛进行饲养,由于口感不佳,这种蜗牛被弃养,入侵水体;也有的说,非洲大蜗牛混进其他东西里,被“进口”至我国。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林岗副教授表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非洲大蜗牛还不能在福州越冬,迭代后适应能力变强了许多,开始在福州大量繁殖。
美国科普作家马特·西蒙在《疯狂的进化》一书中写道,非洲大蜗牛曾引起美国佛罗里达的“蜗牛危机”,它们不仅吃掉了大部分蔬菜,甚至还围攻了当地人的房子,咬掉墙上的灰泥以补充钙质。年,佛罗里达州政府发动全州群众消灭非洲大蜗牛,才避免了数十亿美元的农业损失。
或携带寄生虫不宜食用也别饲养
在不少国家,经过处理的蜗牛,会被加工成菜肴。在很多动物园里,经过处理的非洲大蜗牛,被用作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饲料。福建观鸟会的负责人杨金表示,非洲大蜗牛也是不少野生鸟类的食物。
那么,非洲大蜗牛可以被食用,或者当宠物饲养吗?林岗表示,野生非洲大蜗牛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它和福寿螺一样,都带有寄生虫,会传播结核病、脑膜炎、脑炎等疾病,故而不宜食用。它的粪便或黏液里可能带有虫卵,因此也不适合居家饲养。
网络传说,撒盐可以让非洲大蜗牛的软体部分融化成水而死。林岗认为,防治非洲大蜗牛有很多专业的办法,如农业、机械、生物、化学防治等,撒盐虽然有效,但成本太高。
感谢黄先生提供线索,奖励30元
编辑: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