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李媛
每年冬天都会有10%~40%的儿童患流感,这段时间接诊流感和其他类似急性上呼吸道症状的疾病可是个让门急诊医生头疼的难题。为了帮助出诊大夫面对即将被发热和咳嗽的孩子蜂拥而入的诊室,我们准备了一份实用的问题清单来复习重要的相关知识,这些问题很都就是门诊中很有可能遇到的哦。
▼流感传播有哪些重要的流行病学数据?
成人在感染流感病毒后,从出现症状前1天到起病之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儿童患者的传染性可以持续长达10余天。流感病毒的传播主要通过咳嗽和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带有病毒的飞沫可以附着于患者周围易感儿童的上呼吸道粘膜上。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然后碰到眼、鼻、口也可能感染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可以在键盘、门把手、笔上存活24~48小时,在纸张、衣物上存活8~12小时,如果附着表面潮湿则可以存活更长时间。
▼门急诊看的都是发热、乏力的患儿,万一放松了警惕,可能会忽视那些重要信息?
大夫们可千万不能因为“审病疲劳”,以为都只是流感,就忽视了严重脱水或者缺氧的表现。另外还要警惕脑炎症状,早期的脑膜炎很容易被误当成流感。有研究发现近期感染过甲型流感的患者脑膜炎双球菌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升高,所以一定要强调随诊或者出现病情恶化及时就诊。
▼哪些症状体征对流感的诊断最有提示意义?
有一个台湾2个城市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发热、咳嗽、流涕、打喷嚏和鼻塞是流感最显著的表现,发热+咳嗽的敏感性最高(86%),发热+咳嗽+打喷嚏的特异性最高(77%)。
▼哪些人需要进行流感诊断性检查?
当检查结果对临床处理或流行病学控制有影响时,可以建议患者进行流感诊断化验。但是等待检查结果的过程中也应及时开始抵抗病毒治疗,因为早期开始比延迟治疗预后更好。常用的流感诊断性检查,如直接和间接免疫荧光抗原检测(耗时1~4小时)、快速流感诊断检测(耗时30分钟)等,很可能出现假阴性。如果结果如何都决定进行治疗的话,检查就没有必要了,根据病史、症状和当地流感流行程度进行临床判断也是可以的。
▼哪些情况下可以放松治疗指证?
在以下几种情况中,不论是否有流感疫苗接种史或者发病是否达48小时,都应该尽早开始治疗:
高度怀疑流感,且病情需要住院
因流感导致的其他严重并发症需要住院
属于并发症高危群体,高危因素包括:年龄2岁,慢性疾病史,免疫抑制状态,怀孕或产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居住于疗养院
▼平时身体健康的孩子出现流感样症状的治疗指证是什么?
以下情况下可以考虑予既往身体健康的患儿抗病毒治疗:
医生认为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尽管发病48小时内治疗效果最好,48小时后也可以考虑治疗
有易感的兄弟姐妹:年龄小于6个月或者有基础病,患流感风险高
抗病毒治疗不需要等诊断性检查结果出来才开始,起病后尽早开始治疗,预后更好。
▼抗病毒治疗可以选择什么药物?
对于儿童推荐使用2中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另外还有一种NAI,帕拉米韦被批准用于18岁以上的成人,但是还没有针对儿童的研究。目前口服奥司他韦和吸入扎那米韦治疗流感效果相当,但是奥司他韦更容易管理。
奥司他韦的治疗剂量为每天2次,持续5天,0~8个月婴儿每次3.0mg/kg,9~11个月婴儿每次3.5mg/kg,12个月及以上患儿根据体重区间取固定的剂量(15kg及以下者30mg,15~23kg者45mg,23~40kg者60mg,40kg以上者75mg)。在此基础上予双倍剂量疗效没有明显优势。
FDA批准奥司他韦可以用于2周大的新生儿,美国儿科学会也认为足月和早产儿都可使用奥司他韦。当然用药期间需要密切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山东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