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感之风寒20版

继上一篇外感笔记后,每逢闺女生病就按照笔记上写的进行实践,效果立竿见影,也给几位朋友推荐了这些小药方,大家用起来也都是满心欢喜。

上一篇重点总结了罗大伦老师对风寒的处理方法,这一篇在上篇的基础上新增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增加了升级版处理方法,还加入了林杰老师讲感冒的内容,这也作为下一阶段的实践重点。

理论篇

六气:“风寒暑湿燥火”,这本是自然界中滋养人体的自然之气,但当这些气太过或不及的时候(比如异常的气候变化超越了人体的承受能力时),六气就会变为会伤害人体的邪气/客气。

外感:身体针对外来的病邪所作出的反应。

这里有两个方面,一是身体的抵抗力强弱;二是外邪的强弱。

感冒的过程

寒热是感冒不同阶段的不同状态,是个变化的过程:

一般初期寒邪在体表,后期寒邪入体化热,形成寒热错杂,甚至高热,最后身体取得胜利寒邪回到体表,直至痊愈。

从症状上看就是感冒开始流清涕,第二天可能就变成黄涕了,后来可能又变白涕,所以常常感冒好了都搞不清自己究竟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使用中药

1、辨证:所谓十年中医、九年诊断。中医诊病有其非常严密的逻辑体系,不是听到咳嗽就止咳,看到流涕就止涕的简单粗暴行为,背后蕴含了整个宇宙的道理。凡是不经过辨证直接问吃点什么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2、你我皆凡人,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懂得中医背后的道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业余学、身家用,一些简单的小方子足以改善生活质量。

3、用药要轻,能不用药就不要用药,尽量用外治和食疗的方法。

4、正因能力有限,要始终对生命保持敬畏之心,一旦有自己控制不了的情况就要及时就医。

处理思路

1、扶正:加强抵抗力

2、祛邪:祛除邪气(给病邪以出路,主要是开毛孔、排二便)

3、要首先保护好脾胃这个大本营,忌口肉蛋奶水果(此时这些不好消化的东西只会给身体增加负担)

实践篇

不论哪种处理方法,都强调了感冒的初期是治疗的最佳时期,一定要牢牢把握住这个阶段。

只要这个阶段处理得当,基本不会发展到下一阶段。

一、外寒阶段

症状:怕冷怕风、打喷嚏、流清鼻涕、舌苔白

调理思路:尽快暖和起来(打通督脉、膀胱经)

1、扶正

(1)米油\米浆\小面汤

五谷为养,补宜精气,粥汤类不需要分辨寒热,不仅最易消化(不给身体增加负担)、易吸收(快速补充能量),并且还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加速毛孔开放、有助排尿,是补充津液、卫气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2)山药粉冲服、山药片熬水

山药是补脾补肺扶助正气的最好食材,怀山药最佳。

山药粉30g,先用一点温水冲,再用沸水冲服(儿童减半)。

山药片50g,熬水,开锅30分钟。

以上两种食物都最好吃到微微出汗,然后钻进被窝好好睡一觉。

2、祛邪

(1)用各种方法暖背(即通督脉和膀胱经)。比如:艾叶和苏叶熬水,大孩子泡脚,小朋友泡澡,洗澡的时候还可以用热水着重冲大椎的部位。

(2)积食感冒——淡豆豉水

淡豆豉是发酵的黑豆,性味平和,具有解表,发汗的功效,因是发酵之物因此能消积食,对积食感冒有良效。

(3)鼻塞神药——葱豉汤

淡豆豉(30粒)熬一小时+葱白(带须)熬五分钟,喝到微微出汗即可。

葱白通鼻的效果极好,淡豆豉还有化解积食的作用,如果孩子有咳嗽还可以抓一把陈皮(但陈皮煮水非常苦)。

(3)受寒咳嗽神药——烤橘子

橘子性温,具有开胃理气止咳润肺的功效,橘红宣肺散寒,橘络行气通络,止咳祛痰。橘子烤过后橘皮和橘络的药性就进入到橘肉中,对于受寒咳嗽效果最好。

此时千万不能用百合和川贝(将寒气闭在体内)

3、外治法

1、艾灸或按摩敲打阳陵泉

2、咳嗽的时候在天突穴贴一块风湿膏

3、疏通膀胱经、肺经、胃肠

4、胃肠感冒(寒邪直接入胃肠,例如吃冷饮)用艾灸更佳

二、外寒里热阶段(俗称:寒包火)

症状:

1、清涕+黄痰/黄涕+黄痰,甚至绿涕;

2、咽喉肿痛、舌质红、舌苔黄、想喝水

3、忽冷忽热,半表半里

4、手背放到孩子鼻子前会感觉“热气喷手”

调理思路:除外邪(解表)+清里热

1、感冒清热时首选具有向外发散性质的、辛凉的药物,不要用一些特别寒凉的,容易把“邪气”镇在体内的药物。

常用辛温发散的药物有:麻黄、苏叶、白芷、荆芥、防风

有发散特性并且清里热的药物:生石膏、金银花、连翘、黄芩、鱼腥草、蒲公英、芦根、地丁。

清肺热的药物:桑叶、浙贝母、枇杷叶

2、寒热错杂时的咳嗽——盐蒸橙子、花椒炖梨

这两者都是清里热与发散寒气并存的食疗方,有凉又有热更适合寒热错杂的咳嗽。

盐蒸橙子:橙子性凉味酸,橙皮性辛温,有化痰降逆,消食和胃的功效;

花椒炖梨更偏凉一些,一般来讲盐蒸橙子足矣。

3、可选中成药(对照寒热属性看):感冒清热颗粒(驱寒为主,清热为辅)

三、表里俱热

症状:高烧发热、痰或涕会变成绿色、咳嗽声非常剧烈

发烧

几个常识

1、首先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小儿易高热多是因为阳气较大人更充足。发烧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大部分孩子精神状态良好的情况下不需要急于退烧。中、西医都认为发烧有助于孩子免疫力的建立。

2、中、西医都不提倡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例如冰敷),物理降温容易刺激毛孔收缩,反而把热气闭在体内,造成体温进一步上升。

3、中、西医都认为发烧并不是病的根源,发烧并不会引起肺炎或者脑膜炎,而是肺炎或者脑膜炎会引起发烧。

4、退烧药的目的是让孩子高烧的时候舒服一些,但并不代表会治疗相应的病症。

5、退烧药会强迫人体大量出汗,因此必须及时补液。发烧本身不会引起惊厥,但津液不足会引起惊厥。

措施

1、用热干毛巾或手(手要热,家长本身要正气足、身体健康),把孩子的躯干、肚子、四肢、关节全部搓几遍,搓到皮肤微微发热为止(帮助卫气的表达)。触觉灵敏的家长给孩子搓皮肤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孩子皮肤上的冷、热、硬结、条索等不同的地方,要将这些地方慢慢搓热、揉开。

2、补水不代表补充津液,高热时一定要选择能够补液的东西,西医选择维生素补液盐、苹果汤,中医首选米汤/小面汤、山药水。

3、家长一定要心态放松,给孩子支持和信心(正能量非常重要)。

4、高热且有痰的时候:可选复方竹沥口服液、川贝炖梨辅助治疗。

四、回到外寒(同阶段一)

五、外感症状消失,补正气

中医讲究“急时治标,缓时治本”,在外感症状全部消失后的一周是最关键的一周,此时应重点给孩子调理脾胃,有助于预防下一次感冒。

症状:没有痰和鼻涕了,但可能还有一点干咳

调理思路:补脾

1、怀山药15g熬水,连喝三天(还可以止咳)

2、吃的简单一些,不给脾胃增加负担。

3、多接触大自然,受自然的土木之气滋养。

总结一下

1、感冒开始,重点驱寒:米粥/小面汤、怀山药、豆豉水(有积食)、葱豉汤(流清涕);烤橘子(有咳嗽)、忌口;

2、寒热错杂,解表+清热:盐蒸橙子(有咳嗽);花椒炖梨(有咳嗽)

3、高热:全身搓热

4、寒邪回到体表,重点驱寒:(同阶段一)

5、外感症状全无,重点补脾:山药水三天

我家的实践经历

1、感冒初起:

舌苔厚or嘴巴有味道or大便不好or手脚心热+开始打喷嚏:豆豉水+尽量忌口(没有变严重的话就连喝2-3天基本就好了)

舌苔正常+清鼻涕严重:葱豉汤(一般上午喝下午就好)

受凉咳嗽:烤橘子

2、如果第一阶段没控制好,进入第二阶段

咳嗽+黄痰+手脚心热:盐蒸橙子

咳嗽鼻涕+不方便蒸橙子比如出门在外:感冒清热冲剂(小儿减半)

3、感冒基本好了:熬三天山药水

4、有备无患:我们属于先天脾胃功能比较差的,小时候一吃奶油蛋糕三天后必病,因此现在一旦幼儿园有小朋友过生日都会和老师说好尽量不吃奶油,家里也会提前备好豆豉水,所以最近虽然也吃了几次蛋糕但是已经没有以前必定生病的现象了。

家中常备

怀山药、淡豆豉、紫苏

艾草(平时没生病也可用艾草煮水给孩子泡澡)

陈皮(春夏经常买不到橘子)

焦山楂/大山楂丸(爱吃肉的经常备点山楂,但不能经常吃会伤脾胃)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最好
苯酚的用途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ishiccguanwang.com/xxyqjxnmyys/18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