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吗猪链球菌病,副嗜血杆菌

猪链球菌病是由致病性链球菌引起的猪的细菌性传染病,主要由C、D、E、L群链球菌引起。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发现以来,许多养猪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的报道。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规模化养猪的发展,猪链球菌病对养猪业的危害变得日益突出。成为规模养猪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1.流行特点   1.1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但幼龄仔猪高发;   1.2通过多途径感染,如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粘摸、去势、脐带等途径均可感染;   1.3以急性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多发,并造成较高的死亡率;   1.4猪场一旦发生猪链球菌病,往往在猪群中陆续出现。   2.症状与剖检病变   2.1急性败血症型:发病初期常出现最急性病例,往往看不到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以后常出现急性型病例,病猪精神不振,减食或不食,体温常升高至41℃以上,粪便干硬。随病情的发展,呼吸浅表而快,部分病例在耳、腹下、四肢下端皮肤发绀。如不治疗,通常在2~3天内死亡,致死率高达80~90%。   2.2脑膜炎型:主要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病猪体温升高40~42℃,食欲废绝。继而出现尖叫、走路不稳或到地抽搐、转圈、空嚼、磨牙、后肢麻痹、四肢呈游泳状,病程1~2天。   2.3关节炎型:多由前两型转来,病猪精神、食欲时好时坏,主要表现腿部节周围肿胀,有热痛感、跛行严重时不能站立,甚至瘫痪。病程较长,可达几十天以上。   2.4化脓性淋巴结炎型:主要见于颌下、咽部和颈部淋巴结发炎、肿胀,触摸坚硬有热痛感,破溃时,流出绿色、粘稠、无臭的脓汁,一般可自行愈合。   3.剖检病变   3.1急性败血症型:病死猪全身淋巴结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出血,肺充血肿胀,心包积液,呈淡黄色,有时可见有纤维素性心包炎,心肌及心内膜见有出血斑点。肝脾肿大,有时可见表面附有纤维素膜,部分病例的脾脏边缘有出血性梗死。有的病例可见小肠浆膜出血或附有少量纤维素渗出物。   3.2脑膜炎型:脑膜充血、出血,严重时溢血。少数病例伴发纤维素性心包炎和肝脾肿大,有的也可见到关节病变。   3.3关节炎型:腿部关节种大,关节腔内有黄色或淡红色的液体,死亡时间较长时,则变为浓稠或呈胶胨样。   3.4化脓性淋巴结炎型:患部呈现化脓性炎症,切开患部或自行破溃流出呈绿色或黄绿色脓性物,一般不引起猪只死亡。   4.防治措施猪场一旦发生猪链球菌病将难以根除,应从饲养管理、防疫、卫生等方面进行预防,发现病猪及时采取措施,选择敏感药物,及时治疗。   4.1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圈舍中可设置铁链,让仔猪玩耍,以减少咬伤。如有咬伤或其他外伤,要及时消毒处理伤口,防止病原菌感染。   4.2保持猪舍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圈舍及饲养用具应定期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的污染。   4.3仔猪在出生断脐和以后仔猪去势时,应用碘酊进行充分消毒,以防止链球菌经脐带和伤口感染。   4.4定期进行猪链球菌疫苗的免疫接种,可减少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但由于猪链球菌的血清型较多,难以达到理想的预防效果,规模化猪场可制作自家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可有效控制猪链球菌病的发生。   4.5做好免疫预防接种工作,妊娠母猪在产前30天左右、仔猪在断奶前后接种猪链球菌活疫苗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5.6病猪的治疗,发现病猪,要及时隔离,及时治疗。选用头孢塞夫钠、洁霉素、壮观霉素等肌肉注射。对于脑膜炎型,可选择磺胺类药物肌肉注射,均可收到较高的疗效。以上,是经典的说法。

下面,是两头猪的解剖:

非常典型的症状。但是也会误诊。特别与副猪的误诊。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glasser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主要危害仔猪和青年猪,引起病猪发热、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和多发性浆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因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很多,而且极易产生耐药性,因此通过疫苗和抗生素来控制本病难度很大,只能通过综合防治才能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病。菌对氟喹诺酮类、头孢类、增效磺胺类、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土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等药物敏感;大多数菌株对红霉素、氨基苷类、壮观霉素和林可霉素有抵抗力;极易产生耐药性。往往对发病初期敏感的药物,后期就有了耐受性,尤其是猪场长期而普遍使用的氨苄青霉素.本菌已对其产生了耐药性。

一般在仔猪保育阶段多发,往往刚转入保育舍的仔猪生龙活虎,但经过2~3周后则相继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短促咳嗽(每次2~3声),体温升高(40.5℃~42℃或更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的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随着病情发展,咳嗽喘气加剧.呼吸促迫,有的鼻孔流出脓性分泌物,眼睑皮下水肿,部分病猪出现多处关节肿痛,行走困难(跛行),不愿站立,迭堆昏睡,食、饮欲废绝。有的皮肤潮红而后紫蓝,耳尖或边缘发绀(紫红),有时突然死亡。偶见脑膜炎,出现神经症状。转人慢性后,多见厌食,咳嗽喘气日见加重.呼吸困难,渐进性消瘦,被毛粗乱,皮肤苍白或发绀.便秘下痢交替出现,四肢无力或跛行.最后终因衰竭而死亡,部分耐过的猪也因发育不良而成为僵猪。母猪常见产期延长,有时流产,产后无奶,便秘。有的出现高烧,呼吸困难而发生急性死亡。小猪初生体重小,常于三天内就发病,高烧昏睡,呼吸急促,顽固性下痢,最后衰竭而死亡。

剖检变化/副猪嗜血杆菌病编辑

本病最具特征性的剖检变化是: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心包炎、关节炎等多发性炎症。并有纤维素性或浆液性渗出。对本病猪尸的剖检,腹腔积满淡红色浑浊腹水,豆腐渣样淡黄白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于肠黏膜和肝脾表面:胸腔大量积水,以致打开胸腔时,积水就汩汩外溢。心脏包裹一层厚厚的绒毛样被膜,心脏与胸腔壁粘连,肺萎缩。全身淋巴结肿大,尤以腹股沟淋巴为甚。

类症鉴别/副猪嗜血杆菌病编辑

副猪嗜血杆菌病

因当前猪场病情复杂,且本病又多继发于各种原发病之后,一旦发生,往往造成误诊误治。可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加以鉴别。本病常出现高烧、皮肤潮红、耳朵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而误诊为蓝耳病、附红体病或弓形体病。蓝耳病常伴有明显的母猪流产和种猪的一系列其他繁殖障碍,而本病危害主体只是2周至4月龄的仔猪和生长猪;附红体病或弓形体病的体表出血与本病的体表皮肤潮红发绀有明显区别。本病常出现高烧、喘咳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而误诊为流感。猪流感多发于冬春季节,发病急剧.一旦发生,很快在猪群中传播蔓延,病猪精神委顿和咳嗽喷嚏症状明显,若无继发、并发症,少见体表耳朵发绀症状,且一周左右常康复自愈,几无死亡。“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是人们对猪流感病程的形象描述。本病常出现体温升高、喘咳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而误诊为胸膜肺炎。胸膜肺炎时。喘咳和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程度剧烈,有时呈犬坐张口呼吸姿势。而本病病猪咳声轻微,且每次只表现2~3声短咳。本病常出现渐进性消瘦、被毛粗乱等症状而误诊为圆环病毒感染。圆环病毒感染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而本病在病初用敏感药物施治疗效尚可。本病常出现关节肿痛、跛行和神经症状等而误诊为链球菌病。链球菌病虽有关节炎及脑膜炎症状,但典型的皮肤潮红、耳朵发绀症状却很少发生。本病常出现喘咳和腹式呼吸症状而误诊为气喘病。气喘病多为个别少量发病,病程较缓和。呈连声咳嗽,用支原体敏感药物治疗有效,本病则呈两三声短咳,且多伴有体表、耳朵发绀、关节肿痛和脑膜炎等症状。

日常预防本病的治疗效果较差,做好日常预防工作才是避免本病发生流行的上策。如前所述,本病属十分典型的条件性疾病,任何应激因素都是发生本病的直接诱因,特别是本病多发于各种原发病之后,尽可能消除各种应激因素,尽可能控制其他疾病的流行,本病的发生率将会大大减低。因而日常预防工作应在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条件、消除应激因素、强化生物安全措施等前提下,着重做好两件事。

药物预防由于本病通常是作为继发或并发病发生的,且多伴有支原体的混合感染。在饲料中添加针对支原体有特效的药物组合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疫苗预防使用疫苗防治本病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病情反复发作或严重的猪场,更应抓紧抓好免疫注射。由于本病的血清型多,商品苗效果不确定。自家苗有一定预防效果;没条件的也可选用副猪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苗进行免疫。母猪:从未注射过本疫苗的母猪,应于产前40天一免,产前20天二免;经免母猪产前30天免疫一次即可。小猪:受本病严重威胁的猪场,小猪也要进行免疫,根据猪场发病日龄推断免疫时间,一般在10日龄到30日龄内进行第一免疫,每头注射1毫升,15天后再重复免疫一次,二免距预计发病时间至少l0天以上

 

非常典型的症状。但是也会误诊。特别与副猪的区别。

对这两种病做一下比较,有利于临床诊断,对防治这两种猪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发病症状

猪链球菌病任何阶段的猪都可发病,链球菌猪病临床症状复杂,有四种临床症状类型,败血型、脑膜炎型、淋巴脓肿型和关节炎型。

败血型:病猪口鼻流淡红色血样泡沫,在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末端皮肤呈紫红色

脑膜炎型:表现运动失调,仰卧、四肢滑动、猪眼球斜向一方

链球菌病关节肿大,一般不呈对称性

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发生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的幼猪,病猪关节肿大,跛行以及胸膜、腹膜、心包、四肢关节浆膜的纤维素性炎症。可视黏膜发绀,眼睛灰色或褐色,个别有眼球突出,而后渐行消瘦死亡,从发病到死亡时间较长,并伴有呼吸道症状。

病猪关节肿大,胸腹腔内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

2.关节部位症状

左图:关节型链球菌病关节腔积液呈化脓性,比较浓稠,色泽深;右图:副猪关节腔内润滑液增多,积液为清亮或微黄。

3.心脏变化

左图:副猪嗜血杆菌病形成“绒毛心”,心肌表面形成绒毛,心包与心肌之间是淡黄色渗出液、不粘连;右图:链球菌病形成“铠甲心”,心包与心肌粘连。

4.渗出物

左图:副猪嗜血杆菌病腹腔有明显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并且腹水严重;右图:链球菌病主要以出血性炎症为主,并且没有太多的腹水。

1.副猪病:建议

免疫接种副猪嗜血杆菌多价油苗,先给产前30天的母猪接种,通过初乳可使4周龄以内的仔猪获得保护力,仔猪4周龄时,再接种同样疫苗。

本病对氟喹诺酮类、头孢类、青霉素类、四环素类等药物相对敏感;有些药物极易产生耐药性。个体注射给药:立即隔离,清开灵注射液+恩诺沙星注射液+氨苄西林注射液;对关节肿胀严重的猪:头孢噻呋+氟尼辛肌注。

2.链球菌病:建议

免疫接种猪链球菌多价油苗,猪链球菌血清型众多,建议使用三价苗先给产前40天的母猪接种,仔猪通过初乳可获得30天保护力,仔猪4周龄时再接种。

本病可通过药敏实验选择敏感药物,一般对强效磺胺类、头孢类、青霉素类,洁霉素等。

对于关节肿大的猪:强效阿莫西林+地塞米松+氟尼辛葡甲胺,混合肌肉注射;有神经症状的猪:用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首次要加倍。由于猪链球菌病极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治疗时用药剂量要足,疗程要够,可考虑轮换用药和联合用药的方法。

两种病平时应做好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做好断尾、去势等外伤工作。

赞赏

长按







































白癫风北京医院
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ishiccguanwang.com/xxyqjxnmyys/193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