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的家庭护理方法及常用退烧药

医院订阅哦!很多赴美生子的朋友遇到孩子急性发烧会不知所措,殊不知,处理不当不但孩子遭罪,天价账单也会让父母朋友吃不消,遇到婴幼儿发烧如何正确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篇文章为大家普及一些有关发烧的常识,同时为大家介绍一下孩子急性发烧的家庭护理方法及常用药的使用。请注意发烧,是一种医学症状,指由于身体内部原因导致体温高于正常水平的现象。外因导致的体温过高是中暑。发热患者常见同时自述畏寒,少数却反过来感觉热。所以,发烧是一种症状,同时请区分发烧与中暑。关于孩子发烧的认识误区新手爸妈对于婴幼儿的第一次发烧都会表现的非常紧张,不知所措。殊不知,发烧是人体免疫系统自我保护机制在起作用的表现。而且发热在一定范围内可能有利于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发烧都需要进行迅速的降温,或者采用其他更为极端的处理方式。而孩子的发烧之所以比成人频繁,原因就在于孩子的免疫系统并不完善,对于成人没有作用的细菌病毒进入孩子体内可能都会引起发烧症状,所以孩子发烧更频繁。但是,随着孩子逐渐成长,免疫系统在与细菌病毒的接触中不断完善,孩子的发烧频率会逐渐降低。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发烧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表现。退烧药能让体温在短期内降低一些,但它其实并不能预防热性惊厥,也不能缩短生病的过程,它所能做的只是缓解不舒服的症状。作为新手爸妈,你急或者不急,孩子总还是要烧几天的。关于发烧的错误认识通常有以下几方面:误区一:发烧有害身体真相:前面有提到,发烧是许多疾病初期的一种防御反应,可以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发烧对人体是有利的。因为发热可以刺激身体某些防御机制,从而抵抗一些致病微生物对人体的侵袭,也就是说发烧有利于孩子病情的恢复。实际上,发烧还有一些益处:1:它把体温升至高于很多病原体生长的最适温度,降低其生长速度,从而减少机体面对的病原体数量;2:发烧引起的高温会使病毒的酶或毒素失活;3:发烧加快体内化学反应速度来提高免疫反应水平。免疫系统加快攻击病原体,缩短感染的过程;4:发烧会使病人感觉生病了,在这种情况下,病人很可能会去休息,防止机体被进一步破坏,同时有更多的体能来对付感染误区二:一旦发烧就要马上退烧真相:据美国儿科学会关于退烧的最新指南重点指出,除非是超高热,否则发烧是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而且它有利于对抗感染。一些引起发烧的疾病(比如严重的细菌感染)是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但除非孩子明显的不适,否则并不需要进行退烧。孩子的舒适度很难用客观的指标去衡量,美国专家的共识是在39℃以上(中国指南是38.5℃以上)孩子会比较难受。如果孩子没有明显的不舒服,也没有其他需要额外留意的基础疾病,那么发烧在39℃以下时通常不需要退烧,自然也不需要擦澡和冰袋。误区三:发烧会烧坏大脑真相:很多父母包括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认为,小孩子发烧得赶紧降温,不然会烧坏脑子的。这样的说法实际上是没有根据的。一般来说,41℃以下的发烧并不会对脑神经组织直接造成伤害。41℃以上的发烧也要看孩子的具体情况再去判断。老一辈人坚持认为“发烧会烧坏脑子”实际上是因为有孩子发高烧后脑子确实出了问题,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孩子罹患了脑膜炎、脑炎等疾病引起的发热或高温中暑了,所以才出现了脑损伤。所以,发烧是症状并不是疾病产生的原因,也就是说,发烧并不一定会导致脑部疾病,反而是脑部问题常常会引起发烧。误区四:发烧会引发惊厥真相:高热惊厥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39℃时发生的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及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虽然惊厥可能会因为发热而引发,但是这种惊厥的发生往往伴随着遗传因素。而且并不是说体温高就一定会发生热性惊厥,有些婴幼儿体温不到39℃也可能发生惊厥,而有些宝宝体温超过40℃也不会发生。而且并没有充分证据显示退烧药可以降低高热惊厥的发生。研究却发现热性惊厥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着直接的关系。通常发病年龄在各年龄期(除新生儿期)均有,以6个月至4岁多见,随着孩子逐渐成长,惊厥的发生就会非常罕见了。误区五:如果不降温,体温会持续上升真相:人体内有一套调整体温的系统和器官,就如同我们在家里安装的空调一般,构成了身体的“体温调节器”,由复杂的大脑对身体进行精密的控制,这种调节机制,是由在我们脑部深处的一个叫作“下视丘”的系统所控制,如果下视丘的“体温测量报告”说身体太冷了,为了能够节省热能,密布交织的皮下微血管就会收缩;如果“体温测量报告”说太温暖了,微血管就会扩张,同时下达命令,让激素信息前往汗腺,汗腺透过皮肤的毛孔分泌汗水。这时送往脑部的讯号会强烈建议:采取行动改变原来的状态,例如穿上衣服,或把衣服脱掉,目的始终都是要保持固定的体温。正常情况下,人体的37℃只是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时的温度。我们的体温保持在37℃时是完美平衡。一方面它的温度可以防止真菌感染,另一方面也不那么热,这样我们不需要吃个不停以维持新陈代谢。“发烧”是由于疾病因素使人体体温调定中枢重新调定体温平衡点,“上调”,即中枢认为,现在的体温低了,需要更多的产热以达到新的平衡点。而之所以需要调高体温的平衡点,是因为身体的免疫机能需要维持较高的体温以应对身体的变化,比如在这个高温下杀死细菌病毒。身体自我调整到相应的温度就不会再升高了,所以也并不会出现不降温,体温会一直上升的情况。误区六:孩子发烧一定是着凉感冒了真相:除了感冒,还有很多种疾病都有可能会引起人体发热,比如肺炎、中耳炎、手足口病、急性喉炎、皮疹、流行性腮腺炎、泌尿系统感染、急性胃肠炎、脑膜炎等,另外孩子出牙时或注射疫苗后也有可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误区七:测量体温,水银体温计是首选真相:水银体温计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测温工具,但是并不是给孩子测量体温的首选。因为水银体温计一旦破水,水银会挥发到空气中,被孩子接触或者吸入体内就会导致汞中毒。所以,一个精准的电子体温计是给孩子测体温的更佳选择。但是跟水银体温计功能范围相同,电子体温计也只能测量腋温、口温和肛温。为婴幼儿测量体温则显得捉襟见肘。那么耳温计则会使一种更适合的测温工具。误区八:体温超过39℃就一定要吃退烧药真相:退烧药的服用通常要根据孩子的精神状态、是否苦恼以及其他症状表现综合考虑的。也就是说,孩子虽然发烧,但是能吃能喝能睡,与往日状态相同,那么退烧药也并非一定要吃。因为,如前文所述,退烧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达到舒适的状态,如果孩子不舒服,使用合适的退烧药是有必要的,如果孩子并无明显不适,例如孩子虽然发烧,但是却在熟睡中,那么也没有叫醒孩子吃退烧药的必要。中国指南推荐体温38.5℃时就可以用,美国的建议是体温超过39.0℃可以用,但这样的推荐并没有什么数据支持,只是专家们觉得到了这个温度大部分孩子会不舒服,就可以用药。药物的作用就是缓解症状,所以最主要还是看孩子的精神状态和症状表现。正确认识物理降温物理降温一直是各位家长为孩子降温的首选方式,但是物理降温的真正作用很有限,而有些物理降温的方式不但起不到正面的作用,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危险。错误一:使用酒精擦拭酒精擦浴是完全不适合婴幼儿的一种物理降温方法。酒精在皮肤上散发的速度比水分还快,也就是说,带走的热量更多、更快,因而也更容易引起寒战。而且酒精可以通过皮肤被吸收进入血液,对孩子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以酒精擦浴作为物理降温方法已被全面叫停,绝对不能用。错误二:多穿衣服多盖被子很多妈妈都认为孩子感冒发烧是因为受凉,所以孩子发烧后,更要注意多穿衣服,甚至发烧之后,多盖被子,已通过“捂汗”的方式降低体温。其实,受凉只是引起婴幼儿发烧的诱因而已,受凉后,人体的免疫力下降,才会致使病原微生物趁虚而入。而孩子一旦已经发烧,则说明病原微生物已经进入体内,此时再注意保暖已是无济于事了。而“捂汗”这种行为更加危害孩子的健康,尤其是婴幼儿自身温度调节功能不完善,被盖上厚被子,可能会导致热射病,而孩子若大量出汗则很可能导致脱水。而很多孩子在发烧的时候感觉到手脚冰凉或者打寒颤是因为控制人体体温的系统在升高体温到新的平衡点之前,孩子都会觉得冷,而身体不由自主的出现肌肉颤抖的现象是为了增加热量,同时收缩四肢血管以减少热量损失,这就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当身体的温度升高到新的平衡点,也就是发烧时的体温后,病人就不会再有冷的感觉了。不建议:水浴有的父母会给孩子采用水浴的方式来降低孩子的温度。先不说水浴的方式会不会起作用,单单在孩子发烧的时候洗澡可能存在孩子惊厥而溺水的危险,这种方式也是美国儿科学会不推荐的物理降温方式。如果孩子喜欢洗澡,不抗拒,一定要进行洗浴的水温应控制在30℃-35℃的温水。效果有限:擦浴医学研究认为,擦浴在短时间内是可以降低体温的,但效果主要是体现在30分钟内,之后体温就逐渐回升了。当然,擦浴的方式有很大的变数,持续时间、水温都可能影响效果。重要的是擦浴利用水和身体的温差以及水的蒸发来带走热量,温差小了效果不明显,温差大了又会引起身体不适,所以这种方式是违反生理的。如果一定要擦浴,可以在孩子的手心脚心用温水擦拭,水温控制在30℃-35℃即可。建议方法:通风、少穿衣服物理降温的方法有很多,减少衣物、不要盖得太厚、夏季开空调或电风扇降低室内温度才应是首选。孩子发烧的处理方法饮食:果冻、冰激凌、果泥、牛奶都可照常喂养,如果孩子食欲不振不可强行喂食。食物选择软烂、不刺激的。饮料:孩子发烧需要多喝水,建议少量多次,如果孩子对于白开水很难喝下去,那么可以给孩子喝稀释过的果汁。衣服:不要穿太多穿太厚,孩子觉得舒服即可,如果孩子有冷的感觉可以盖上一个薄毯子。房间:温度适中,不要过冷或者过热,房间需要空气流通,如果夏季屋子过于闷热,建议开风扇或者空调。看医生:0-3个月的孩子,发烧温度超过37.7℃-38℃,第一天就需要看医生了。六个月以上的孩子,发烧超过一天不退烧去看医生就可以。两岁以上的孩子发烧两三天以后再去看医生也是可以的。孩子退烧之后能吃能睡能玩就基本不需要去看医生。美国常用婴幼儿退烧药/贴物理降温退烧贴:产品特点:本品效果持续八小时使用本品可迅速降温使用本品可安全服用其他药物医生推荐的物理降温产品退烧药第一类:泰诺(主要成分:乙酰氨基酚)同类产品泰诺速溶片孩子如果无法吞服药片则建议服用这种泰诺速溶片。第二类:美林(主要成分:布洛芬)请注意:宝宝使用的美林是浓缩液,请不要过量。退烧药对比与使用方法美林只能用于6个月以上的孩子,而且不要给频繁呕吐、脱水的孩子用,以免产生肾损害。对乙酰胺基酚可用于3个月以上的孩子,对呕吐的孩子也可以用栓剂。中国的指南认为对超高热的孩子,可以交替使用这两种药,但美国儿科学会和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NationalInstituteforHealthandClinicalExcellence)都不推荐交替使用。用药量和方法参考说明书使用即可,不要自行减量或加量。孩子发烧以下情况请紧急就医虽然LEO一直建议大家掌握正确的育儿知识以避免在美产生天价账单,但是遇到下面的情况请紧急就医,至于天价账单,孩子确保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我们可以再研究如何应对。1、如果你的孩子不到三个月,只要体温高于38℃,医院。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尤其是新生儿期间(0~28天),10%以上的发烧是严重感染所致,比如菌血症、脑膜炎、肺炎等,而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又很不完善,容易导致严重后果,美国的指南建议医生将发烧的新生儿收住院治疗。1~3个月大的孩子的发烧,很大部分是自限性的病毒感染引起,但也有较大比例是细菌感染所致。同样因为孩子小不安全,鉴别起来很难,医生需要做些检查才能将风险较低的那部分孩子筛查出来,家长自己在家是无法判断风险大小的,这时要做的就医院去。2、孩子精神状态萎靡不振,退烧后持续哭闹三个月以上的孩子,如果在家观察,判断孩子精神状态很重要,医院。判断孩子精神好相对简单一些,如果孩子还有劲玩,会跟大人互动,那说明精神还不错。但要判断孩子精神不好就没那么容易了,发烧会让很多孩子昏昏欲睡,很难判断是真的精神不好了,还是发烧让孩子犯困。如果觉得自己心里没底,医院吧。3、孩子发烧超过24小时并伴有各种症状如果孩子发烧的同时有头痛、脖子硬、抽搐、喉咙痛、耳朵疼、身上出皮疹或淤斑,反复呕吐、腹泻等症状,医院。持续发烧(2岁以下的孩子持续超过24小时,2岁及2岁以上的孩子持续发烧超过3天),体温反复超过40℃,或者其他自己心里医院。4、打过疫苗孩子刚刚打过疫苗就出现了发烧现象,请赶紧就医。更多内容请在







































全国白癜风医院排名
白癜风是怎么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ishiccguanwang.com/xxyqjxnmyys/235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