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以来,辽宁省先后出现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染病病例,医院救治,这个在辽宁省近二、三十年未见的疾病现在也出现了在我们附近,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呢?
一、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怎么得的?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急性传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家禽、家畜为主要传染源。
蚊为主要传播媒介,尤其是三带喙库蚊。乙脑流行于夏秋季(7-9月),有严格的季节性。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进入人体,人体是否发病,不但与病毒的毒力和数量有关,而且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功能。绝大多数人在受染后呈隐性感染,只有少数人当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入侵病毒数量多、毒力强时,病毒可继续增殖,经血行散布全身,同时有可能突破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引起脑实质的广泛病变。
二、乙脑都有哪些表现?
发病前有潜伏期,一般为10一14天,可短至4天,长至21天。
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发热2~3天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瘫痪等中枢神经症状,严重病例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
三、人和人传播么?辽宁省在哪些地方流行?易感人群包括哪些?
(一)乙脑是经过蚊虫叮咬传播,尤其是三带喙库蚊叮咬为主,人与人不传播,不需要紧张。
(二)乙脑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近年来维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但局部地区时有暴发或流行。目前为止,辽宁省发现乙脑确诊病例的地方有盘锦、营口、朝阳、辽阳、本溪城乡结合部,沈阳地区居民尚未有确诊病例,但沈阳地区蚊媒监测也发现有三带喙库蚊的存在,所以也应该引起重视。
(三)本次辽宁地区乙脑病例高发人群不同年龄都有发病,但以成年人发病为主,大于50岁占到48%,15~50岁的占到24%。
四、怎样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1、防蚊、灭蚊,是预防乙脑和控制流行的一项根本措施。
2、尽量避免到蚊虫较多的地方活动与露宿,在居家中可使用纱门、纱窗、蚊帐、蚊香、驱虫剂、外出用防蚊水等均有较好的效果。
3、乙型脑炎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弱,加热56℃30分钟或℃2分钟即可失去活性。且对一般消毒剂或紫外线敏感,常用消毒剂消杀均有效。
4、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改善营养,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在这里,须提醒注意的是:
在乙脑发病的早期,比如一旦被蚊虫叮咬出现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等症状时要尽早到医疗机构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样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