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3.3万余元巨款,拾荒老人一家的选择是——主动找到民警 联系失主归还
“太感谢他们了,那可是我们全部的家当,真要找不回的话,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说起12月14日失而复得的钱物,在宜春城区袁州大道开小餐馆的兰玉平仍然激动不已。
14日上午11时许,在宜春城区马家园附近捡拾废品的杨树保老人在马路上捡到一个蛇皮袋,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大沓钱和五张银行卡、三张存折及医保卡、身份证和票据等,顿时傻了眼。老实木讷的杨树保赶紧回到家里,向妻子李旺英说起这件事。面对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两位老人一致认为,要尽快找到失主,“说不定失主因丢了这么多钱和物,会想不开而出事的,得赶快把东西还给人家。”
李旺英赶紧打电话给在宜春中学上班的女儿杨祖英,叫她赶快回家想办法联系失主。中午一时许,在杨祖英的陪同下,杨树保和妻子、儿子一起来到袁州区灵泉派出所,将袋子交到了民警手中。
接待他们的派出所副所长孟晓松告诉记者,杨树保一家上交的蛇皮袋里,有一个红色的塑料袋,袋内有一个女士包,包里有3.3万元现金和银行卡、医保卡等物,他们通过查询医保卡档案,找到了失主兰玉平的电话,并联系上了她。
当时,兰玉平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九江银行补办银行卡。接到民警打来的电话,兰玉平激动地不敢相信:“我一个土生土长的宜春人,竟然连鼓楼路都找不着了,在原地打了好几个转。”当她从民警手中接过自己的财物时,激动地双手发抖,泪流满面,“卡里还有9万多元,这是我们夫妻俩开餐馆辛辛苦苦赚来的。真是太感激他们了!”听说为了还钱,杨树保午饭都没好好吃时,兰玉平提出拿点钱回报,并邀请杨树保一家人到自己开的小餐馆吃饭,都被杨树保一家人婉言谢绝了。
15日上午,记者来到杨树保家。一进门,一股浓浓的中药味扑面而来。这是69岁的杨树保和68岁的李旺英在煎中药。杨树保身着一件军绿色的劳动服,袖子和肩头处分别打了同色的补丁,三室两厅的房子住了近20年,家具非常简单,一台老式电视机还是坏的。杨树保和李旺英育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小时候因患脑膜炎留下后遗症,结婚生子后,儿媳改嫁,杨树保夫妇就带着儿子和孙子一起过。全家人仅靠杨树保每月元的退休金生活。平时杨树保就带着儿子捡拾废品贴补家用。
屋漏偏逢连夜雨。年,李旺英和孙子遭遇车祸受伤,住院花了十几万元,李旺英至今还没有拆除体内钢板。而杨树保有高血压,医院检查出左肾坏死,苦于没钱,至今还没有做手术。尽管这样,面对巨款,全家人也没有见钱眼开,杨祖英告诉记者:“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别人的东西不能要,也尽量不给政府添麻烦。直到去年家人出了车祸实在是压力太大了,我才去帮弟弟开了残疾证明,给弟弟和侄子办理了低保。”
“我没有文化,但也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3万多元现金,或许可以帮助我拆除体内钢板,或许能给丈夫买点好药,可是如果这样做了,我们一家人内心都不会安宁的。”对于拾金不昧的行为,李旺英说道。
原载:宜春新闻网-宜春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