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不少宝爸宝妈已经迫不及待带娃们出门踏青了,可你知道吗?一些春季常见传染病也开始来凑热闹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春季各类传染病相关知识及怎样做好预防。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传染性极强的流行性胃肠炎的最常见病毒性病因;5岁以下孩子检出的概率高达15%;
传播途径:
污染的食品、饮用水、密切接触病人及污染的物品,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处理不当使病毒播散至空气中传播。
主要症状:
1.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
2.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3.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患者腹泻为多。此外也可以出现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疾控中心建议您:
幼儿生病请及时就医,对症治疗;
居家休息,待症状完全消失72小时再复课。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的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
症状相对较轻
少数可发展为重症
水泡主要在口腔
水泡在嘴巴、掌心、脚底、肛周
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型
主要为肠道病毒71型
并发症少
可出现脑膜炎等并发症
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
1.发病急,出现发热、咳嗽、流涕,口腔、咽部出现疱疹,疼痛明显;
2.手足口病还可在脚底、肛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水泡;
3.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4.当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头痛、呕吐,精神反应差、嗜睡、抽搐、呼吸困难等应警惕为重症患儿,医院就诊。
疾控中心建议您:
幼儿生病请及时就医,居家治疗与观察,症状消失后1周才能返校。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别污染的物品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
1.表现为急性发病,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一般持续2-3天;
2.全身症状重,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痛;
3.常有咽痛,而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
4.少数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症状。
疾控中心建议您:
幼儿生病请及时就医,居家治疗与观察,症状消失后48小时才能返校。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症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1-14岁为高发年龄,传染性强,一次发病可获得较高的终生免疫力。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或接触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人体感染水痘病毒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后发病。
主要症状:
1.可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咽痛等,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
2.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位,呈向心性分布,即躯干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3.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脱痂后不留瘢痕。水泡期痛痒明显,若因抓挠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
4.水痘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但个别患儿在病程后期可并发脑炎。
疾控中心提醒您:
幼儿生病请及时就医,待全部水泡干燥结痂后才可复课。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暂无治疗特效药。全年均可发病,主要在冬春季节。
传播途径:
病人是唯一传染源,发病前2天到出疹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传播,凡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病愈后有持久免疫力。
主要症状:
1.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炎伴有咳嗽、结膜炎等症状;
2.从第四天起从耳后开始出现玫瑰色斑丘疹,通常2-3天内皮疹扩散到全身,维持4-7天,随后皮疹开始消退,脱屑、留下褐色斑痕,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3.若患儿在出疹后2-5天再次发热,头疼、嗜睡、惊厥等,应警惕麻疹脑炎,及时就医。
疾控中心建议您:
幼儿生病请及时就医,出疹后5天方可复课。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是冬春季较常见,是由腮腺感染引发的炎症;病毒性腮腺炎是最常见的流行性腮腺炎。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冬春季容易发生,多见于5-15岁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终生免疫。
1.起病急,有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可伴畏寒,咽痛、头痛、肌痛、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后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
2.局部皮肤发红但不发亮,触之坚韧有弹性,轻微触痛,张口、咀嚼时疼痛加剧;
3.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腮腺肿胀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
4.可并发脑膜炎、心肌炎、睾丸炎等,少数患儿出现听力损害。
疾控中心建议您:
幼儿生病请及时就医,对症治疗;
居家休息,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失或不少于病后2周。
3月15日,组织全园教职工开展卫生保健知识培训,重点学习春季常见传染病的类型、症状、传播途径及预防和处理措施。
预防疾病从你我做起
预防措施
1.加强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注意口腔卫生,餐具、毛巾定期消毒,室内常通风保持环境清洁。
2.尽量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外出戴好口罩;
3.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饮食要均衡,适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4.加强锻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劳逸结合,提高自身免疫力。
5.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手段;
6.若幼儿有发热、咳嗽、腹泻等不适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就医时请佩戴口罩;
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请家长配合做好以下几点:
1.填报每日的体温登记表,如孩子不能按时入园,请及时和班级老师沟通;
2.如晨检时发现幼儿有发热(体温大于37.2℃)、咳嗽、头痛、肌肉酸痛等应及时离园就医并居家休息,休息期间不参加集体活动;
3.每天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