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课堂亚低温护理对单纯疱疹性脑炎高

作者:王明月,周红艳

使用单位:医院(新院)神经内科

本文节选自《吉林医学》年6月第34卷第18期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现有的研究表明,持续高人是导致患者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目前临床所采用的抗炎、抗病毒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效果往往不理想,持续性高热成了单纯疱疹性脑膜脑炎患者的护理难题。本研究通过对单纯疱疹性脑膜脑炎高热患者进行亚低温护理,探讨亚低温护理对单纯疱疹性脑膜脑炎高热患者护理疗效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年1月~年12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单纯疱疹性脑膜脑炎高热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发病后24~48h内入院,均经头颅MRI、脑脊液检查等检查确诊为单纯

疱疹性脑膜脑炎,且体温≥39℃。排除体温<39℃或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1.2方法

1.2.1护理方案:在常规的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早期亚低温护理,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物理降温。

1.2.2压低温具体护理措施:将患者置于18.0~20.0℃室温中,氯丙嗪25mg、异丙嗪25mg、地西泮10mg肌内注射,患者头部用冰帽或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置冰袋,开始的降温速度是每小时降温0.5~1.0℃,体温降至37.0℃后,每12小时降温0.5~1.0℃,到达设置体温(肛温在34.0~35.0℃),维持目标体温2d。各生命体征正常后开始复温,将患者置于25.0~26.0℃室温中,采取自然复温法,停止使用冬眠药物,逐渐撤掉冰帽与冰袋,以12~24h升高1.0℃的速度复温,直至肛温升至(36.5±0.5)℃。

1.2.3评价方法:观察组亚低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1周后评估两组在体温,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异。

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8.0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频数、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治疗1周后体温,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体温正常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泌尿系感染发生率(6.67%、6.67%、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6.67%、73.33%、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脑炎系急性坏死脑炎,大多数患者出现持续性高热,长时间的高热致使脑血流量、脑组织氧代谢增加,加重脑细胞损害。有研究报道积极采用各种措施,降低过高体温是提高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成活率的关键。研究表明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高热患者中实施亚低温降温护理,能较好地将体温控制在理想范围。

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亚低温治疗时程及温度调控,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探讨的问题。多数学者认为,亚低温治疗时程2~10d为宜,低温时间过长,会加重脑损害程度以及可能导致心肺并发症,但对于颅内高压患者可适当延长至7~10d。徐燕等报道:采用33.0~35.0℃的温度控制,并维持比较稳定的亚低温状态数日,无任何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有研究认为:肛温与脑温相差0.5℃左右,两者之间有比较好的相关性,可将肛温作为温度控制的可靠指标。本试验采用34.0~35.0℃的亚低温降温治疗和自然复温,治疗时间7d,能起到理想的降温效果。观察组体温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在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亚低温护理对单纯疱疹性脑炎高热患者的护理疗效能产生有利影响。但本次研究仅探讨单纯疱疹性脑炎高热患者亚低温降温效果,对患者脑脊液的生化指标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有待作进一步研究与总结。

黑马医学仪器有限公司

创新型物理因子治疗设备制造商

让科技服务于民生黑马创造健康人生

长按并识别







































白癜风治疗得多少钱
白癜风治疗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ishiccguanwang.com/xxyqjxnmyys/85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