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抗疫交通管理与规划的若干思考

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1743.html

写在前面:

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武汉市已出台多项以阻断为主要目的的交通管理措施。通过反思本次非常态实践,作者总结提出仅依靠交通管理措施无法满足疫情期间所有的交通需求,需要交通管理措施、应急响应和资源协同的“组合拳”。并从交通基础设施韧性、法律政策与应急预案、智慧交通建设三方面提出提升城市交通的应急保障能力的建议。

李丹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城乡规划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高级工程师

“封城”到解封期间

武汉的交通管理政策

1

交通管理实践

截至年4月8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中国历经爆发初期、全面爆发、胶着对垒和决战决胜4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交通挑战,武汉市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以阻断为主要目的的交通管理措施。

爆发初期(1月23—24日)

这一阶段面临的交通挑战为恰逢农历春节前夕,作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武汉市的出行总量、对外交通量、枢纽集散客流量均位于全年峰值,从源头上严控出行成为遏制病毒传播的关键。因此,采取了关闭人流密集的公共交通和对外交通、出租汽车限行、管控过江通道等交通管理措施,从空间上阻断病毒传播。

全面爆发阶段(1月25日—2月10日)

这一阶段日均新增确诊病人余例,湖北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全国多支医疗队驰援武汉,全社会捐助大量医疗和生活物资,武汉市启动火医院的建设。

控制疫情蔓延、保障城市生命线(医疗、生活物资)医院的交通通畅是这一阶段交通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前一阶段禁行措施的基础上,扩大管控范围,禁止一般机动车通行;同步调整出租汽车使用政策,每个社区配备3~5台出租汽车保障居民用车。

胶着对垒阶段(2月11日—3月18日)

这一阶段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火医院投入使用;“应收尽收”取得重大成效,日新增确诊病人从高峰的余例降至0;全市6万多名党员下沉社区开展帮扶工作,全国各类救援物资仍源源不断运至武汉。

严控新增确诊病人降低为0、为千万人口提供生活保障成为这一阶段交通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前两阶段交通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对小区实施封闭管理,将病毒传播遏制在“最后m”;同步扩大机动车使用范围,允许抗疫和生活保障车辆通行。

决战决胜阶段(3月19日—4月8日)

这一阶段连续多日无新增确诊病人,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但是存在疫情反弹的风险。

全市近千万人口居家已超过2个月;统筹疫情防控和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是这一阶段交通管理工作的核心。武汉市内继续强化小区封闭管理,进出小区人员严格落实身份必问、信息必录、体温必测、口罩必戴的要求,切断传染源、阻隔传播途径。逐步解除对外通道管控,3月25日0:00起,解除武汉市以外地区离鄂通道管控,离鄂人员凭湖北健康码“绿码”安全有序流动;4月8日0:00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离汉人员凭湖北健康码“绿码”安全有序流动。

2

经验与教训

重大疫情面前,城市交通具有双重责任——保障与阻断。武汉市已采取的交通管理措施总体来说阻断有力而保障不足:一方面,从时间和空间上全方位管控,成功遏制了病毒传播;另一方面,早期缺乏对各类出行需求的精准识别和应急保障,“一刀切”政策给确需出行人群和物流运输带来不便。

不足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切断对外交通导致部分中转武汉的旅客滞留;2)公共交通停运、小汽车禁行导致医护人员通勤交通得不到保障;3)3~5台出租汽车无法满足每个社区0.8~1.0万人的出行需求;4)货运交通缺乏专门的保障措施,常态下“三环线主线及区域内道路全天禁止外埠载货汽车通行”“每日7:00—22:00禁止本埠载货汽车(不含小型新能源载货汽车)通行”等交通管理措施无法满足大量救援物资24h医院和仓库的要求。

结合早期存在的问题,武汉市不断优化交通管理措施、提升交通保障,从重阻断轻保障转变为阻断和保障并重。后期推行统一市内车辆通行证、申请电子通行证(含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ishiccguanwang.com/xxyqjxnmyyy/54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