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疫情预防,共阻病毒传播

随着春季的来临,天气不断回暖,万物复苏,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然而,伴随着春的到来,病毒也焕发了“生机”。

从最开始对新冠疫情的猝不及防,到全民抗疫的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再到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抗疫经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

在校期间,我们应该如何继续防控疫情和病毒的传播呢?

01

春季期间,该如何继续防疫

01

尽量不出门,出门戴口罩,每4个小时换一次。人群密集应用n95口罩。

02

外出归来之后,应该处理好口罩,处理自己随身物品,将自己的外套放在窗口通风。

03

洗手应用肥皂,七字诀:内外夹弓大立腕,流动水冲15秒。

02

春季常见病毒及其传播方式

腮腺炎

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全身多种腺体的疾病,临床上可见腮腺炎、颌下腺炎、睾丸炎以及胰腺炎等。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该病传染源,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侵入健康人体的口腔、鼻腔黏膜后大量繁殖,然后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到达腮腺使腮腺产生病变;另一途径是病毒经腮腺管口直接侵犯腮腺而发病。

麻疹

原本是由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传染病,是一种发热伴出疹性的疾病,但因儿童普遍接种过麻疹疫苗,因此目前成人麻疹病例较多。此病在发热同时伴有呼吸道的其他症状,如咳嗽、流涕、打喷嚏、眼睛发红且分泌物增多等,在发热的第4天左右,从耳后、发根处出疹,随后波及到全身。

流脑

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此病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传染源为病人或带菌者,患病人群以15岁以下青少年和儿童居多,6个月至2岁小孩患病率最高。脑膜炎双球菌常隐藏于患者和带菌者鼻咽分泌物中,主要通过咳嗽、喷嚏、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进入人体呼吸道引起感染。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直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占所有报告疫情的62-84%),并通过受污染的水和食物间接传播。它们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不到20个病毒颗粒就能引起感染,(一些研究表明只需5个)。当患病者呕吐时,可以通过气溶胶形式传播,或者患者在厕所中出现呕吐或腹泻时,冲洗的过程中导致病毒传播;即使被清理干净,在呕吐物附近进食或呼吸空气也会导致感染。症状消退后子代病毒仍然继续产生核传播,感染后数周仍能检测到子代病毒。

03

预防病毒三大招

及时发现和管理病例

学校务必加强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和病因追踪,及时发现疫情和报告。

做好清洁消毒和呕吐物处理

日常清洁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尤其是教室、功能教室、阅览室、保育室、宿舍、办公室等重点场所)。每周至少清洁地面、门窗和桌面一次。保持厕所清洁卫生,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加强对重点部位(如门把手、楼梯扶手、水龙头、便器按钮、电梯按钮、上下床扶手等)清洁及消毒。

科学处理呕吐物:如有呕吐或腹泻病例,病例的呕吐物和粪便,需要由经过规范培训的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的前提下,严格按照相关消毒操作指引及时处理。重点对被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毒。

注意食品和饮用水安全卫生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食堂从业人员在厨房工作要按照有关指引做好个人防护(比如戴口罩、戴手套等)。要特别注意手卫生,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流动清水彻底洗净双手。避免裸手直接接触即食食品。

加强高风险食物的管控:加强对双壳贝类等水产品的烹调加工控制,务必要煮熟煮透。禁止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加工制作沙拉、凉菜、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

注意生熟分开:处理食材应保证生熟分开,处理生肉、水产品要有专门的砧板、菜刀等厨具,处理后要清洗并洗手。

04

加强健康宣教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感染和控制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应加强洗手等健康宣教,教育师生和员工们饭前便后按照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

只要我们能做好每一步,时刻保护好自己,做好防护措施,病毒就不能轻易侵入我们的身体了。

编辑

张磊志

初审

夏雯燕

复审

李易聪

终审

袁琦

出品

体育学院宣传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ishiccguanwang.com/xxyqjxnmyzj/703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