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要建立消毒制度。鸭舍内要定期用刺激性小的消毒液按说明剂量带鸭消毒。鸭场门口每7~10天用3%的热火碱水喷洒消毒1次,鸭舍内一般每周喷雾消毒1次。每批鸭群出售或宰杀后要进行彻底消毒。
三是要做好疫苗接种和药物防治。在育雏、育成阶段,要及时做好疫苗的免疫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育雏阶段重点防治病毒性肝炎及传染性浆膜炎。
春季养鸭易发疫病早防治
1 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以春季发病较多。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严格防疫消毒制度,使鸭群处在一个舍饲卫生的环境中,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2 传染性浆膜炎。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冬季节较多发。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育雏舍鸭群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地面潮湿,卫生条件不好,饲养管理不良,都是本病发生和流行的诱因。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搞好舍内环境卫生消毒工作,饲料内增加抗菌一号、甲沙清等,可以预防本病的发生。
3 鸭霍乱。鸭霍乱是由禽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排绿稀粪。浆膜和黏膜上有小出血点,肝脏上布满灰黄色点状的坏死病灶。鸭霍乱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以春季多发。
防治:平时加强鸭群的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饲料内增加磺胺类药物如畜禽宁和抗生素,如杆痢沙、甲沙清等均有良好的效果。
4 大肠杆菌病。鸭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临床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主要侵害2~6周龄的雏鸭。本病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较差,舍内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造成的。发病季节多在春季,其他季节也可发生。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严格防疫卫生管理制度,做好鸭病的预防工作。
5 慢性呼吸道病。鸭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鸭霉体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临床特征是出现眶下窦炎,又名鸭窦炎。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气候骤变的季节更易发生。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舍内清洁卫生,使鸭群处在一个相对恒定温暖的环境中。
鸭场如何应对春季大风降温的侵袭
春天是寒暖交替的季节,多风干冷。气候环境相对畜禽生理需求来说偏于寒冷和干燥,特别是在较大昼夜温差与大风多的条件下,难上加难,所以管理好一批肉禽更需十分用心。一场大风降温,10分钟就能使鸭舍骤降5度,导致呼吸道疾病加重,鸭场遭受损失。面对多变气候,养殖场需提高防范意识,做好万全准备。
首先,提前做好鸭舍及附属设施的检查加固工作。需要进行全面维修、检查和加固老化部件,防止鸭舍倒塌或顶部被大风掀开。特别检查供水、供电设施。
春季多变,不要过度地改换通风方式。春季温度会偶尔居高,不要冒然大幅度得改换风机和小窗,应适当保守,防备天气突变能及时反应。
要准备好随时使用的防风布等工具。如封包住外侧风机和湿帘的塑料布和在内侧遮挡风机的挡风布等。风来、风去能及时更换,快速应对。
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