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实至名归用者为尚
来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ID:zgsynkzz)作者:杨洁,张利平,陈天怡, 李欣,王晓飞,付晨作者单位:医院肾内科本文刊登于《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年第40卷第11期病案报告栏目DOI:10./j.nk117引用本文:杨洁,张利平,陈天怡,等.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治疗肾性贫血1例报告[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40(11):-.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贫血;炎症;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Keywords:chronickidneydisease;anemia;inflammation;hypoxiainduciblefactors-prolylhydroxylaseinhibitor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已成为影响我国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给患者本人带来极大健康威胁,同时也带来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随着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及铁剂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CKD患者贫血治疗的效果,但仍有5%~10%的患者尽管使用了较大剂量的红细胞生成素(EPO)仍不能达到推荐的血红蛋白目标值[1]。本文介绍1例高龄老年规律血液透析患者,贫血难以纠正,应用静脉铁剂、大剂量EPO、输血等无显效,频繁住院,医疗花费巨大,应用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ypoxiainduciblefactorsprolylhydroxylaseinhibitor,HIF-PHI)后,贫血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现予以经验分享并进一步探讨HIF-PHI在慢性肾脏病人群中的优势。1病历资料患者女,81岁,因“血糖高40余年,蛋白尿24年,肾衰9年,发热伴贫血难纠正5个月”于-04-29入院。患者40余年前诊断为2型糖尿病,24年前因水肿发现显性蛋白尿,9年前血肌酐升高,血压高较前难控制,诊断为糖尿病肾病,血肌酐逐年升高,4年前水肿加重伴静息时气促,血肌酐升高至μmol/L,进入规律血液透析,肾性贫血应用促红细胞生长素(EPO)~U/周,蔗糖铁~mg/月,维持血红蛋白(Hb)~g/L,铁蛋白~μg/L,血清铁5.2~16.7μmol/L,总铁结合力27.6~39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7%~27%。2年前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合并右足趾干性坏疽,行下肢动脉造影术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下肢麻凉疼改善,但左股动脉穿刺后假性动脉瘤,压迫后皮肤溃疡合并感染,期间贫血加重,Hb降低至72g/L,铁蛋白升高至~μg/L,血清铁4.3~6.4μmol/L,总铁结合力26~31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7%~23%,停用静脉铁剂,增加EPO剂量至10~U/周,Hb方能维持在目标范围。5个月前摔倒后外伤性头颅硬膜下血肿遗留偏瘫、失语、癫痫进入持续卧床,因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反复发热,干性坏疽范围逐渐增大至双侧足趾,充分血液透析,积极抗感染治疗,Hb仍降低至74g/L,铁蛋白μg/L,血清铁6.0μmol/L,总铁结合力31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9.3%,予蔗糖铁mg/月,增加EPO剂量至~U/周,Hb仅能维持在86~93g/L。近期再次发热,意识淡漠,主动进食困难,双足趾湿性坏疽入院诊治。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0余年,冠心病3年,脑梗死1年,颈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入院查体:体温38.4℃,血压/62mmHg,心率92次/min,被动体位,失语状态,神志欠清,嗜睡,贫血貌,双肺散在湿啰音,左侧肢体肌力Ⅱ级,双足趾黑色痂皮伴有血性渗出伴有淡血性渗出。入院后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9.9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8.4×/L,红细胞3.45×/L,Hb86g/L,血小板×/L。铁蛋白96μg/L,血清铁4.9μmol/L,总铁结合力35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4%,血C-反应蛋白(CRP).34mg/L,降钙素原(PCT)4.25μg/L。血白蛋白(ALB)31.5g/L,钙2.36mmol/L,磷1.29mmol/L,甲状旁腺素(iPTH).7ng/L。尿培养为粪肠球菌,血培养阴性,G试验.4ng/L。大便潜血阴性。胸部CT:双肺下叶支气管周围炎,左肺上叶上舌段局限肺不张,主动脉壁、冠状动脉壁多发钙化。头CT:脑内多发梗死灶,部分软化,缺血性脑白质变性,右硬膜下血肿吸收。超声心动图: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二尖瓣及主动脉瓣钙化,二尖瓣狭窄伴反流,主动脉瓣反流,左房增大,左心功能减低,左室射血分数45%。下肢动脉彩超:双下肢动脉硬化,右侧股浅动脉,双侧腘动脉狭窄,左侧股浅动脉中远段闭塞,双下肢远段动脉狭窄。入院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V期,慢性肾脏病5D期,肾性贫血,慢性炎症性贫血,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双足湿性坏疽,脑梗死,偏瘫,癫痫,冠心病,心脏瓣膜钙化。患者入院后,积极抗感染治疗:陆续使用头孢类、碳青霉烯类、糖肽类、氟康唑等抗菌药物,双足溃疡处加强换药;鼻饲及静脉营养支持;强化血液净化治疗,床旁血液滤过8h,每周3~4次,过渡至血液透析每周3次,每次4h,每周1次在线血液透析滤过,超滤量1.0~3.0L,尿素清除指数(Kt/V)1.~1.55;贫血治疗:静脉用蔗糖铁mg/周,EPO~3U/周;控制高血压,调脂,控制血糖;钙、磷、PTH达标,未用磷结合剂和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或拟钙剂等。治疗后肺部体征减轻,但双足感染难控制,局部渗液多且仍间断低热,患者家属拒绝行下肢动脉介入及外科有创治疗,贫血进一步加重,-05-11血白细胞14.63×/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3.04×/L,红细胞2.40×/L,Hb58g/L,血CRP.34mg/L,PCT0.48μg/L,血ALB25.2g/L,铁蛋白.25μg/L,血清铁2.4μmol/L,总铁结合力22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0.9%。分次输血悬浮红细胞6U,血红蛋白仍不能维持,血压增高至~/67~mmHg,意识淡漠,认知障碍。患者无慢性失血,无不可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透析仅4年,使用高通透析器及超纯透析用水,无恶性肿瘤提示,无透析不充分,无脾亢,非感染期应用EPO效果良好不支持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等,考虑功能型铁缺乏、合并炎性疾病、营养不良等因素引起EPO低反应。考虑贫血加重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血制品获取困难,频繁住院住院费用高,EPO剂量大高血压难控制,于-06-06Hb为66g/L时,停用EPO及静脉铁剂,应用HIF-PHI罗沙司他胶囊mg每周3次鼻饲,-06-10Hb72g/L,6月22日Hb82g/L,6月29日Hbg/L,7月9日Hbg/L,7月21日血白细胞9.23×/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7.43×/L,红细胞3.97×/L,Hbg/L,血CRP33.58mg/L,降钙素原正常,血ALB25.9g/L,神志较前清楚,可简单交流,持续鼻饲但可少量经口进食,双足坏疽处渗液减少,感染易控制,停用所有抗生素。此后持续微炎症状态,血白细胞9.6×/L,血C-反应蛋白20.98~33.31mg/L,Hb仍持续稳定,8月4日Hbg/L,8月20日Hbg/L,血ALB28.7g/L,血压稳定至~/68~81mmHg。用药1个月后复查铁蛋白.18μg/L,血清铁4.8μmol/L,总铁结合力32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5%,用药2个月后复查铁蛋白.55μg/L,血清铁5.3μmol/L,总铁结合力46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1.5%,铁超载改善,可利用铁增加。维持HIF-PHI罗沙司他胶囊mg每周3次口服,加用口服铁剂。2讨论本例为高龄老年透析患者,脑梗死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引起行动不利摔倒后硬膜下血肿,而后持续卧床坠积性肺炎反复,趾端坏疽即使血管介入治疗后仍持续进展,炎症反复难控制,贫血难以纠正。该患者已符合EPO低反应性诊断[2],可除外失血、透析不充分、铝中毒、恶性肿瘤、绝对铁缺乏等常见原因,考虑炎症、营养不良、功能铁缺乏引起EPO低反应。炎症促进肾性贫血的发生发展是通过:(1)抑制骨髓红系增殖、缩短红细胞寿命[3];(2)干扰EPO的下游信号通路,下调转录因子的表达,拮抗EPO抗细胞凋亡的能力,导致EPO反应低下[4];(3)通过多种途径使循环中铁调素增多,网状内皮组织被封锁,血清中的铁蛋白增多,且转铁蛋白降低,使储存铁无法与循环中的转铁蛋白结合,降低机体对铁的利用[5]。炎症状态下铁调素升高,口服铁剂的吸收受抑制效果不佳,静脉铁剂增高铁蛋白浓度极易引发铁过载风险,进一步加重CKD相关的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此类患者不适宜补充铁剂治疗,EPO治疗是仅有的治疗方式。EPO可增加瞬时受体电位通道5的功能,可能与CKD患者EPO诱发高血压有关;在持续的炎症状态下,EPO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刺激内皮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加速平滑肌细胞的增殖[6]。因此,过高剂量EPO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增加。该患者,炎症状态难控制导致功能铁缺乏无法去除、营养不良纠正困难,大剂量EPO应用后血压明显增高,有癫痫病史,心脑血管基础疾病众多,静脉铁剂使用禁忌,EPO使用受到极大限制且效果不佳,仅能靠输血,肾性贫血传统治疗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频繁住院,医疗花费巨大。换为罗沙司他后,贫血得到快速而平稳的纠正,超载的铁蛋白下降,可利用铁指标的转铁蛋白饱和度提高,神志恢复后生活质量营养状态得到改善,炎症更容易控制,即使持续微炎症状态,血红蛋白持续保持在目标范围。HIF-PHI通过抑制氧感受器——脯氨酰羟化酶,进而抑制天冬酰胺酰羟化酶的降解而促进EPO表达。我国率先完成的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罗沙司他2项Ⅲ期临床试验证实:无论是非透析依赖还是透析依赖的CKD患者,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Hb水平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改善贫血并不受炎症影响。在接受透析治疗的CKD贫血患者中,口服罗沙司他组患者铁调素水平减低,转铁蛋白浓度和总铁结合力增高,同时非炎症组和炎症组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用药剂量相似;而注射阿法依伯汀治疗的患者中,炎症组药物剂量明显增加,且平均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炎症组。此外,在炎症患者亚组中发现,与阿法依伯汀组相比,罗沙司他组血红蛋白水平相对于基线的变化更大[7-8]。ROCKIES、SIERRAS和HIMALAYAS研究共纳入例,随访54个月的规律透析的CKD患者汇总分析结果显示,与EPO治疗相比,罗沙司他治疗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和全因死亡风险未增加,MACE+发生风险降低14%。在初始透析患者中,与EPO治疗相比,罗沙司他治疗的MACE风险降低30%、MACE+风险降低34%,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4%[9],提示罗沙司他对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综上所述,CKD患者常伴有慢性炎症状态,存在不同程度铁代谢紊乱,贫血难纠正,心血管风险高。HIF-PHI罗沙司他胶囊,即使在炎症状态下治疗肾性贫血安全有效,改善铁代谢,有心血管获益,口服方便,为CKD贫血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参考文献(略)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实至名归
用者为尚
喜欢就点个“??”和“在看”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