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临床微生物第二十九章临床标本

●考点   临床标本微生物学检验(血液、脑脊液、痰、尿液、粪便、性传播疾病、创伤)   (1)常见病原菌   (2)标本采集及运送   (3)检验方法   (4)临床意义

  (二)标本采集   1.采血时间和频率    ◆病人发热初期或高峰期采集,或在未用抗生素前采集。但怀疑细菌性心内膜炎时,血培养不少于三次。   2.采血量    ◆一般为静脉采血,成人采血量10~20ml,儿童3~5ml,婴儿1~2ml。   3.床边直接注入血液培养基,否则用SPS抗凝剂送检,不得用EDTA,枸橼酸钠抗凝。   4.检查血管内导管有无细菌污染,可无菌操作,剪下导管5cm远侧段,置无菌容器内送检。   (三)微生物分离培养和鉴定   1.培养基的选择    ◆用自动血培养分析仪时选用相应的血培养瓶,如需氧+厌氧,需氧+高渗等。   2.分离和鉴定 当观察有细菌生长时或血培养仪阳性报警时,应及时作如下检验:   ◆(1)涂片染色镜检,结果及时与临床联系;   ◆(2)转种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厌氧血平板或其他特殊培养基等分离培养纯菌再进行鉴定;   ◆(3)同时做药敏试验,结果及时报告临床作治疗参考。   (四)报告方式   阴性结果:   ◆7d报告无细菌生长。   ◆疑为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布鲁菌病、厌氧菌血症、真菌血症时,血培养至少连续培养2~3周,仍无细菌生长者可报告为阴性。   阳性结果——三级报告方式:   ◆第一级报告告知标本已出现阳性并报告直接细菌涂片结果,同时做初步药敏试验;   ◆第二级是报告初步药敏结果,同时做正式鉴定和药敏试验;   ◆第三级报告正式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五)临床意义   ◆葡萄球菌菌血症常由疖、痈、脓肿及烧伤创面等原发感染灶继发,也可由呼吸道感染引起。   ◆G-菌主要侵犯危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厌氧菌的菌血症常合并需氧菌感染,临床症状较重而复杂。   ◆L型菌的菌血症主要由于使用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后,由缺损细胞壁的细菌感染所致。   ◆免疫低下者常出现真菌菌血症。   ◆院内感染菌血症不断上升。

  结核菌接种罗-琴培养基或米氏7H10培养基。真菌培养接种沙氏培养基。病毒培养常用动物接种、鸡胚接种、细胞培养。   3.血清学检测可直接检测抗原。   (四)临床意义   ◆细菌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常见类型。   ◆真菌性脑膜炎最常见于隐球菌脑膜炎,其他的真菌性脑膜炎如白假丝酵母、球孢子性脑膜炎日渐增多,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和恶性疾病患者易发。   ◆流行性乙型脑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少见。   ◆肠道病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性逐渐引起人们的   四、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按解剖结构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指喉及喉以上的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指气管、支气管和肺的感染。   (一)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   1.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微球菌,奈瑟菌,厌氧球菌。   2.杆菌 棒状杆菌,嗜血杆菌,类杆菌,梭杆菌。

  (四)检验方法   1.涂片:   ◆检查细菌常用革兰染色、抗酸染色;   ◆检查隐球菌采用墨汁染色;   ◆军团菌、支原体、病毒等可用免疫荧光抗体染色。   ◆合格的痰标本:   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   2.分离培养   (1)痰标本的前处理一般是用无菌生理盐水将痰洗净,再加入胰酶溶液使痰均质化。   (2)普通细菌培养采用血平板、中国蓝琼脂平板或麦康凯琼脂平板、巧克力平板。   (五)临床意义   ◆注意采集合格的下呼吸道标本,以提高检出率和阳性的正确率。   ◆一些条件致医院内肺炎的主要致病菌。   ◆真菌性肺炎多为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常见的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

  3.注意事项    ◆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污染菌,立即送检,不超过1h,尿中不得加任何防腐剂和消毒剂。   (三)分离培养   1.培养基的选择    ◆普通细菌选用血平板、中国蓝琼脂平板或麦康凯琼脂平板。特殊细菌使用特殊、选择培养基。   2.尿细菌定量培养。   (四)结果报告   1.阴性 一般48h无细菌生长。   2.阳性 菌落计数、鉴定及药敏结果。   ◆G-杆菌>cfu/ml;G+球菌>cfu/ml,有诊断意义。   ◆G+球菌<cfu/ml,多为污染;G+球菌~cfu/ml,可疑阳性。   3.尿路感染的细菌数少于CFU/ml时多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应用抗菌药物,尿中细菌发育受到抑制;   ◆使用低敏感性药物,大多数细菌停留在CFU/ml;   ◆尿浓度变化大时及pH在5.0以下8.5以上,则发育受阻;   ◆尿频时;   ◆病原菌发育要求条件高时;   ◆采尿时外阴部消毒剂混入尿中。   六、消化道感染   (一)常见病原菌   ◆肠毒素为主的病原菌:   金葡,霍乱弧菌,志贺菌,ETEC/EHEC/EAggEC,产气荚膜梭菌,艰难梭菌   ◆侵袭性为主的病原菌:   沙门菌,志贺菌,EPEC/EIEC,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副溶血弧菌,结核分枝杆菌,白假丝酵母菌   ◆病毒:轮状病毒,埃克病毒,Norwalk病毒,腺病毒   (二)标本采集与运送   1.采集时间 急性期、尽量在用药前采集。   2.采集方法    ◆自然排便采集法、直肠拭子。   ◆标本不能及时接种时,应在标本中加保护剂或用相应的运输培养基。   (三)分离培养   培养基的选择:   ◆普通致病菌如沙门菌、志贺菌等可选用SS琼脂平板、中国蓝琼脂平板或麦康凯琼脂平板。   ◆特殊细菌如弯曲菌、弧菌、厌氧菌等选择相应的选择性培养基。   ◆病毒可用细胞培养。   (四)临床意义   ◆感染性腹泻由多种病原体感染所致。   ◆消化性溃疡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   ◆轮状病毒常引起幼儿腹泻,腺病毒是引起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还可引起成人腹泻,埃可病毒常引起婴幼儿腹泻,Norwalk病毒常感染成人和大龄儿童。

  (三)临床意义   ◆由创伤、手术、侵入性器械操作等外科治疗引起的感染最为常见。   ◆感染以化脓性炎症改变为主。外伤性创伤感染以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多见。   ◆深部创伤易引起破伤风和气性坏疽。   ◆烧伤创面以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次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   ◆急性化脓性骨关节炎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淋病奈瑟菌感染所致。   ◆慢性化脓性骨关节炎、慢性骨髓炎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葡萄球菌、链球菌也常见。

 本章小结:    

  临床标本微生物学检验   包括:血液、脑脊液、痰、尿液、粪便、性传播疾病、创伤

小试牛刀

一、A1

1、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

A、狂犬病病毒

B、新型隐球菌

C、乙型脑炎病毒

D、脑膜炎奈瑟菌

E、脊髓灰质炎病毒

B

新型隐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也可存在于人体体表、口腔和肠道中。其感染属外源性感染。可经呼吸道侵入人体,由血流播散至脑及脑膜,也可侵犯皮肤、骨和关节。

2、对于血培养瓶,如无细菌生长痕迹,应在几天后发出报告( )。

A、7天

B、5天

C、8天

D、9天

E、6天

A

阴性结果时应7天报告无细菌生长。疑为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布鲁菌病、厌氧菌血症、真菌血症时,血培养至少连续培养2~3周,仍无细菌生长者可报告为阴性。

3、尿细菌培养结果诊断错误的是( )。

A、阴性:一般细菌——48h无细菌生长

B、革兰阴性杆菌cfu/ml有诊断意义

C、革兰阳性球菌cfu/ml有诊断意义

D、革兰阳性球菌cfu/ml,多为污染

E、革兰阳性球菌~cfu/ml,可疑阳性

B

1.阴性 一般细菌——48h无细菌生长。2.阳性 菌落计数、鉴定及药敏结果。革兰阴性杆菌cfu/ml;革兰阳性球菌cfu/ml,有诊断意义。革兰阳性球菌cfu/ml,多为污染。革兰阳性球菌~cfu/ml,可疑阳性。

4、常用下列哪种方法采集尿标本作细菌培养( )。

A、清洁头段尿

B、清洁中段尿

C、留24小时尿

D、导尿

E、膀胱穿刺

B

常采用清洁中段尿做尿路感染的标本。

5、为了确定泌尿系统的感染,取中段尿进行细菌计数时具有诊断意义的细菌数是( )。

A、革兰阴性杆菌>cfu/ml革兰阳性球菌>cfu/ml

B、革兰阴性杆菌>cfu/ml革兰阳性球菌>cfu/ml

C、革兰阴性杆菌>cfu/ml革兰阳性球菌>cfu/ml

D、革兰阴性杆菌>cfu/ml革兰阳性球菌>cfu/ml

E、革兰阴性杆菌>cfu/ml革兰阳性球菌>cfu/ml

D

尿路感染时尿标本的采集方法:采用清洁中段尿,使用肾盂尿采集法;膀胱穿刺法;导尿法。鉴定结果:革兰阴性杆菌>cfu/ml;革兰阳性球菌>cfu/ml,有诊断意义。

6、衣氏放线菌引起的感染类型属于( )。

A、急性感染

B、隐性感染

C、外源性感染

D、内源性感染

E、接触感染

D

放线菌多引起内源性感染。

7、真菌性脑膜炎常见病原菌是( )。

A、新生隐球菌

B、白假丝酵母菌

C、曲霉菌

D、毛霉菌

E、球孢子菌

A

隐球菌病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者,特别是隐球菌性脑膜炎,常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淋巴瘤、艾滋病等疾病患者中发生。

8、以下为合格痰标本指标,除外是( )。

A、脓细胞较多

B、柱状上皮细胞较多

C、鳞状上皮细胞较多(>10个/低倍镜视野)

D、白细胞较多(>25个/低倍镜视野)

E、痰培养细菌浓度应≥cfu/ml

C

合格的痰标本应是含白细胞、脓细胞和支气管柱状上皮细胞较多,而受污染的痰标本则是来自颊黏膜的扁平上皮细胞较多。以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而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为合格标本。

9、血培养的培养基中常用的抗凝剂为( )。

A、EDTA-K2

B、肝素

C、聚茴香脑磺酸钠(SPS)

D、枸橼酸钠

E、EDTA-K3

C

床边直接注入血液培养基,否则用SPS抗凝剂送检,不得用EDTA或枸橼酸钠抗凝。

二、A2

1、某患者因尿频,尿急,尿痛,而就诊,临床采集的标本,用1μl定量接种环接种在培养基上,孵育后经鉴定为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应大于多少才能诊断尿路感染( )。

A、20

B、50

C、75

D、

E、

D

革兰阴性菌应大于cfu/ml才能诊断尿路感染。

2、尿路感染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后、尿pH高于8.5或低于5.0、尿频均可使尿中细菌数量( )。

A、增多

B、减少

C、不变

D、细菌种类增多

E、细菌种类减少

B

应用抗菌药物、尿pH值过高,过低,尿频可使尿中细菌数量减少。

三、B

1、A.梅毒B.淋病C.软下疳D.性病淋巴肉芽肿(LGV)E.非淋菌性尿道炎

1、杜克嗜血杆菌可导致的疾病为( )。

A、

B、

C、

D、

E、

C

软下疳是由杜克嗜血杆菌感染引起。

2、淋病奈瑟菌可导致的疾病为( )。

A、

B、

C、

D、

E、

B

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

3、解脲脲原体可导致的疾病为( )。

A、

B、

C、

D、

E、

E

解脲脲原体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致病。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是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4、梅毒螺旋体可导致的疾病为( )。

A、

B、

C、

D、

E、

A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

5、沙眼衣原体沙眼生物变种可导致的疾病为( )。

A、

B、

C、

D、

E、

E

非淋菌性尿道炎、阴道炎、宫颈炎、前列腺炎、附睾炎、直肠炎等主要由沙眼衣原体沙眼生物亚种、支原体等感染引起。

6、沙眼衣原体LGV生物变种可导致的疾病为( )。

A、

B、

C、

D、

E、

D

性病淋巴肉芽肿是由沙眼衣原体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亚种所致,主要经性接触传播,主要侵犯淋巴组织。

2、A.百日咳鲍特菌B.流感嗜血杆菌C.军团菌D.铜绿假单胞菌E.幽门螺杆菌

1、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共同孵育时,可形成“卫星现象”的细菌是( )。

A、

B、

C、

D、

E、

B

当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共同培养时,由于后者能合成较多的Ⅴ因子,可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的生长。因此,在葡萄球菌菌落周围生长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离葡萄球菌菌落越远的菌落越小,此称为卫星现象,这有助于对流感嗜血杆菌的鉴定。

2、引起胃溃疡的主要细菌是( )。

A、

B、

C、

D、

E、

E

消化性溃疡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好不好
根治白癜风用什么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ishiccguanwang.com/xxyqjxnmywh/1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