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Meningococcalmeningitis)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meningitidis,Nm)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流脑具有发病急、进展快、传染性强、隐性感染率高和病死率高等特点。《中国脑膜炎球菌疫苗预防接种专家共识》,提出脑膜炎球菌疫苗预防接种建议,供预防接种人员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参考使用。该专家共识指出儿童接种脑膜炎球菌疫苗应遵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年版)》的规定执行。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规定?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A)接种2剂次,分别于6月龄、9月龄各接种1剂,各剂次间隔至少3个月。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AC)接种2剂次,分别于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各剂次间隔至少3年。
?MPV-AC第1剂与MPV-A第2剂,间隔至少1年。
适龄儿童选择接种非免疫规划脑膜炎球菌疫苗的建议1.PCV-AC接种建议
?3-23月龄婴幼儿,基础免疫完成2-3剂次,各剂次间隔至少1个月,可视为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脑膜炎球菌疫苗的基础免疫,间隔5年需加强免疫1剂次MPCV-AC。
?≥2岁人群接种1剂次MPCV-AC,间隔5年需加强免疫1剂次MPCV-AC。
?具体接种程序可遵照疫苗说明书执行。
2.PCV-AC-Hib接种建议
?2-5月龄,基础免疫3剂次,各剂次间隔至少1个月。
?6-11月龄,基础免疫2剂次,各剂次间隔至少1个月。
?12-71月龄,基础免疫1剂次。
?完成MPCV-AC-Hib基础免疫者,可视为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脑膜炎球菌疫苗的基础免疫,需在基础免疫后间隔5年加强免疫1剂次MPCV-AC。≤12月龄完成MPCV-AC-Hib基础免疫者,需在18月龄时加强免疫1剂次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12-71月龄完成MPCV-AC-Hib基础免疫者,不需要加强免疫Hib。
3.PV-ACYW接种建议
?不建议MPV-ACYW用于2岁儿童的脑膜炎球菌疫苗的基础免疫。
?3岁和6岁儿童的加强免疫可使用MPV-ACYW替代MPV-AC。
脑膜炎球菌疫苗的补种原则?≤14岁适龄儿童,未接种脑膜炎球菌疫苗或未完成规定剂次的,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或者本共识的预防接种建议,选择脑膜炎球菌疫苗的种类进行补种。
?24月龄儿童可选择相应的MPV-A、MPCV-AC、MPCV-AC-Hib补齐相应剂次。
?≥24月龄儿童可选择相应的MPV-AC、MPCV-AC补齐相应剂次,不再补种MPV-A。
?补种剂次间隔遵循疫苗使用说明书。
特殊状况人群的预防接种?HIV感染者: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及补种,在完成常规免疫后隔5年加强1剂次。
?其他免疫缺陷者:对于补体成分缺失、功能性或解剖性无脾的人群,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及补种,建议在完成常规免疫后每隔5年加强1剂次。
?孕期妇女:孕期妇女有感染风险或到流脑流行地区旅行时,可接种脑膜炎球菌疫苗。
?旅行者:到流脑流行区或正在发生流脑暴发流行的地区旅行、工作或居住者,出发前应接种脑膜炎球菌疫苗。按照说明书规定执行。
应急接种当社区、集体单位或人群等发生流脑暴发时,应开展脑膜炎球菌疫苗应急接种,充分考虑疫情扩散范围、涉及人群、疫苗接种率、引起暴发的菌群等多种因素,选择适当疫苗尽快开展。
接种途径与接种剂量
?MPV-A、MPV-AC和MPV-ACYW的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皮下注射。
?MPCV-AC、MPCV-AC-Hib的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
?接种剂量均为每剂次0.5mL。
注意事项?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任何种类的脑膜炎球菌疫苗基础免疫最好在≤18月龄前完成。
?起始免疫年(月)龄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年(月)龄,儿童年(月)龄的计算均以出生日期为起始0点。
?除MPV-A外,不建议在2岁儿童中使用任何MPV。
?国家免疫规划的脑膜炎球菌疫苗与其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不作时间间隔限制。
接种禁忌禁忌证的掌握应参照不同产品的说明书要求。以下情形适用于所有脑膜炎球菌疫苗禁忌证:
?对疫苗中任何组分过敏者,对破伤风类毒素过敏者不应接种MPCV-AC和MPCV-AC-Hib;
?患有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等患者;
?中度或重症的急性疾病,无论是否发热,接种疫苗应谨慎。
以上内容摘自: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脑膜炎球菌疫苗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中国疫苗和免疫..1.
文章来源:医脉通儿科
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