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第五小学传染病防控工作致家长的一封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

冬季来临,由于天气渐冷、多变、雨水增加等因素,往往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期。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它们主要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一些分泌物等途径进行传播。学校作为同学们学习、生活集中的地方,更容易引起传播。在此,希望家长积极配合我校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确保孩子们健康成长。

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的疾病。根据病原体侵犯的部位不同可以表现为鼻炎、咽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一般冬春季多发。

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尘埃)传播;少数(天花、白喉、猩红热等)亦可通过直接接触而感染。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几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短,通常为1-3日,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接触而感染。流感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场所爆发和流行。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是本地流感的高发季节。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和减缓流感严重症状的重要措施。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所致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主要表现为突发性高热、头痛、呕吐、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少数病例病情严重,病程进展快,救治不当易导致死亡。该病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式。

3、流行性腮腺炎:俗称“乍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一般2周可治愈,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4、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感染初期出现咳嗽、流涕、发热及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白斑);3至7日后皮肤会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4-7日,亦可能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屑。无合并症时预后良好,病后终身免疫,病重者累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可导致死亡。

5、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风疹的易感者多为5岁以上的儿童,以发热、全身皮疹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一般较轻,病程短,风疹预后良好。但妊娠初3个月内的妇女患风疹,其眙儿可发生先天性风疹,引起死产、旱产及各种先天性畸形,预后严重。

6、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患病初期岀现轻微发烧、疲倦和软弱无力;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一般典型水疱皮疹约历时1-6天,在出疹第2-3天内,在病人身上同一部位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即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同时存在。水痘多在10日以内自愈,无后遗症,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我校除了做好学生的宣传教育、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长督促提醒您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勤洗手,不随地吐痰。

2.均衡营养:偏食挑食的孩子免疫力易下降,为了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合理、均衡的营养很重要,家长要有意识地丰富孩子的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多摄取水果蔬菜、食物做到粗细搭配,避免高脂肪和油炸食物,同时督促孩子多饮水,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

3.适当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维护机体正常抗病能力的有效措施。

4.在家中,平时多打开窗透气,保持家庭有足够新鲜空气对流,这是最有效、最物理的预防方法,可以定期用常用消毒剂给家中物体表面消毒,勤晒洗衣被。

5.流行期间,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同时避免与家禽的接触。

6.根据天气情况合理为孩子增减衣物,如果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疑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告知班主任,配合班主任做好病假追踪工作。

7.万一不小心被感染,患病学生应遵从医嘱留在家中治疗。孩子痊医院开具复课证明,持复课证明返校上课。

保护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和责任。希望各位家长能配合学校的工作,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家校协同,定能为孩子们携手撑起安全健康的保护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ishiccguanwang.com/xxyqjxnmywh/637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