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咽炎,常继发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疟疾、流行性脑膜炎,亦可单独发生,除咽部外,口腔黏膜亦可发生疱疹。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与手足口病容易混淆,两种病都可能出现发热症状。疱疹性咽峡炎如何预防?这些措施快做起来
1.保持清洁卫生活动室或教室:保持通风;保持桌面、台面、地面清洁。儿童或学生宿舍:保持通风;勤晒被褥,保持被褥整洁和地面清洁。玩具和教具:儿童常用的玩具、常接触到的物品(如门把手)应定期进行清洁,并用84消毒液等消毒剂进行浸泡或擦拭消毒。饮水与饮具:供应开水或纯净水;餐具不交互使用,定期消毒。食堂或餐厅:食堂须有卫生许可证,员工须有健康体检合格证;不采购和使用腐烂、变质、过期加工原料;室内清洁卫生,餐具定时消毒。厕所:保持通风和清洁卫生,最好使用水冲式便池。使用非水冲式便池时,要指定人员经常清理厕所粪便。生活垃圾管理:配备密封比垃圾箱,拉圾集中存放,定时清理。
2.做好晨午检工作
坚持每天晨午检,观察和测量儿童体温。
对体温异常的儿童需检查有无手足皮疹和口腔疱疹。对有体温升高和有手足皮疹和口腔疱疹者,通知其医院就诊,并将结果告知教师及园所。
保持环境卫生。勤晒衣被。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养成良好习惯。家长要给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尽量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定期消毒物品。奶瓶、奶嘴、餐具、玩具等使用前后要充分清洗、消毒。避免接触患儿。不与患病儿童玩耍和密切接触,二胎家庭,如一个孩子发病,要注意及时隔离观蔡。若宝宝确诊为手足口病或者疱疹性咽峡炎,且在上幼儿园,要及时告知所在幼儿园或托儿所,以便及时消毒、处理,并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隔离等工作。
EV71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的主要病原,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患儿死亡。手足口病尚缺乏特异治疗药物,因此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由EV71病毒引起的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别是减少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但是,该疫苗不能预防其他型病毒如CA16等引起的手足口病。因此,家长不能因为接种过疫苗就高枕无忧,日常预防保健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仍然非常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