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违法必究。
对于父母而言,看到孩子一步步成长是一件特别高兴的事情,尤其是第一次听到他们说话,叫“爸爸”“妈妈”的时候,能唤起父母心中最温暖最柔软的一部分记忆。
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爸爸妈妈很苦恼,说自己家孩子一岁多了还不会说话,担心孩子是语言发育迟缓,或者担心宝宝性格太过内向,不愿开口;另外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说话晚是“贵人语迟”、“大器晚成”,孩子说话越晚越聪明……
但是“贵人”真的就“语迟”吗?
其实未必。在古代贵人语迟指的是明智的人不会急于发表意见,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字面意思。当然孩子的语言天赋是有差异的,有的孩子很早就开始说话,有的人则相对晚一些,但相差不会太大。
以下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语言表现,爸爸妈妈可以参照一下~
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说话晚,归结起来有下面几点:
1.临床上所见小儿聋哑症是因自幼双侧耳聋,从而不能说话所致。分先天和后天两类,先天性多由遗传、近亲结婚、母亲怀孕期患风疹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引起;后天性者多由使用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甙类抗生素)、流行性脑膜炎等疾病引起。再如大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可以影响宝宝语言发育。
2.宝宝缺少爸爸妈妈的陪伴。现在很多宝宝的爸爸妈妈都是上班族,所以会把宝宝交给老人或者是保姆来带,有些老人和保姆说的是家乡话,有时候和宝宝的互动比较少,因此宝宝会缺乏锻炼语言的机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宝宝都是独生子女,缺乏玩伴。如果他们有一个哥哥或者姐姐的话,学语言就会相对快好多。
3.如今,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为了图省事,就会给宝宝一个“神器”——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有了这些电子产品,宝宝的心思都在上面了,也没有功夫和爸爸妈妈说话了。
4.还有些爸爸妈妈由于工作疲惫,下班后和宝宝没说几句就开始不耐烦了;还有的爸爸妈妈如果听到宝宝说话不怎么流利,就会忍不住发火。久而久之宝宝就会害怕和爸爸妈妈沟通,甚至还会害怕说话,就像得了自闭症一样。
那么,说了这么多,如何锻炼宝宝的语言能力呢?
1.和宝宝说话时,要坚持正确的语法和发音,清晰、准确地说话,让宝宝听正确的发音才能让宝宝说出正确的字词。重复加上练习,尽量放慢语速、吐字清楚。
芽芽妈补充一点,最好全家人都说普通话,这样更有利于宝宝语言开发哦~
2.创造让孩子倾听各种声音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分辨各种声音的不同。如,各种动物的叫声、汽车声、各种乐器的声音、自然界的鸟叫声、风声、雨声、流水声等。
3.鼓励宝宝开口表达。当宝宝想要玩时,经常询问宝宝问题,像是“球在哪里?”“小狗在哪里?”这样可以刺激宝宝表达开口说话,自然的提高语言能力。
4.爸爸妈妈请放下手机、电脑,关掉电视,多陪伴宝宝玩耍。可以在睡前,或是平时念一些故事书给宝宝听,唱儿歌也不错。
5.尽管爸爸妈妈都有颗望子成龙的心,但不要期望一夜之间让孩子口吐莲花、滔滔不绝。拔苗助长的做法,只会让宝宝产生畏难,厌学的情绪。
总之,孩子说话晚,关键在父母。因此,想要孩子能好好说话,爸爸妈妈一定要多陪孩子,多和孩子沟通,这才是正确的做法。亲爱的宝妈,你家孩子是几岁开始说话的?欢迎留言交流!
本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