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于年9月7日至9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胜利召开。
9月7日上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感染性疾病与脑脊液细胞学组组长、空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赵钢授在开幕式大会做了题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精准医学诊断》的报告。
9月7日下午,赵钢教授以《神经感染专科建设》为中心展开专题发言。
大会报告
赵钢教授在开幕式大会做《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精准医学诊断》报告,主要内容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传统病原学检测方法有其局限性,临床很难早期明确病原体并进行有效治疗。脑脊液二代测序(NGS)通过通过检测脑脊液标本中是否存在病原体的核酸序列,以确定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体。理论上不仅可以快速筛查所有可能的病原体,也可以发现新的未知的致病微生物,为明确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体提供了精准的结果。NGS简便、快速、准确、低成本、高通量等优点,对临床样本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有重要意义。
专题发言
赵钢教授以《神经感染专科建设》为中心展开专题发言
本届大会中,医院神经内科赵钢教授团队再接再厉,共有7份临床精彩病例和7份研究在本次大会汇报,涉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感染测序、免疫性脑炎和脑膜癌病四个议题。
临床精彩病例
张红鸭博士汇报的题目为《应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快速诊断易被误诊的结核性脑膜炎一例》。一直以来,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及其困难,本文通过对一例临床及脑脊液检查结果易被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的患者,进行脑脊液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GS)检测,发现结核杆菌DNA片段而精准确诊,体现NGS早期快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应用价值及重大的临床意义。
石晓丹博士以《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实现副肿瘤综合症患者原发肿瘤的超早期诊断》为题,汇报了应用NGS肿瘤早筛技术实现对一例临床怀疑小脑炎的患者进行脑脊液检测,确诊为副肿瘤综合征亚急性小脑变性,当时并未发现实体肿瘤,7月后复查胸部CT发现占位病变,活检证实为小细胞肺癌。提示:NGS对副肿瘤患者超早期原发肿瘤的发现有重大意义,有利于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
石亚军硕士以《应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到猪疱疹病毒一例》为题,汇报了一例反复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的患者进行脑脊液NGS检测,诊断为猪疱疹病毒脑炎,为NGS在病毒性脑炎的快速诊断及病因分型方面提供确切依据。
刘娜硕士汇报的题目为《应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到格特隐球菌感染2例》,通过对两例临床怀疑为隐球菌脑膜炎的患者脑脊液,应用NGS的方法确诊病原菌为格特隐球菌,与临床隐球菌荚膜抗原结果一致,提示NGS在隐球菌性脑膜炎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费笑非硕士以《二代测序技术诊断七例不典型脑囊虫病》为题,汇报了7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以脑积水为主的脑囊虫病患者,进行脑脊液NGS检测,均发现猪肉绦虫的特异性DNA片段,随后进行血和脑脊液抗猪囊虫抗体检查,结果均为阳性,最终确诊为脑囊虫病。提示NGS在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张赟硕士以《应用二代基因测序诊断四例不典型的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为题,汇报了对四例临床怀疑为结核感染、病毒性感染、多发性硬化、以及周围神经病的患者脑脊液进行NGS测序,最终诊断为神经型布氏杆菌病,提示NGS除了对大多数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确定病因分型外,尤其是对不常见的、非典型的、容易漏诊误诊的感染类型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燕江云硕士汇报的题目为《MGG染色法发现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一例》,通过对一例以高颅压症状及全身酸痛为主的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发现存在异型淋巴细胞,经完善其他检查最终明确诊断,提示典型的淋巴瘤细胞凭借MGG染色可辅助确诊。
感染相关研究
刘学武博士后以《虚拟基因组技术的建立及其在脑型疟研究中的应用》为题,汇报了为发现新型参与脑型疟发生的候选分子,本研究采用虚拟基因组技术实现疟原虫基因组间的比较,并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去除那些不在滋养体期表达的分子,最终获得55个候选分子,为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籍新潮博士后研究的题目为《去除人源性DNA可提高脑脊液宏基因组测序对病原体检测的敏感性》,汇报了在脑脊液样本宏基因组研究中发现超过95%的NGSreads为宿主来源,高宿主DNA的污染显著降低了检测的敏感性。本研究通过对比Whole-cell,Saponin以及Cell-free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发现:降低宿主DNA污染可以显著提高脑脊液宏基因组测序对病原体检测的敏感性。
李雯博士汇报的题目为《脑脊液降钙素原(PCT)对革兰氏阴性细菌性脑膜炎(BM)患者诊断价值的研究》,通过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分析59例BM患者脑脊液PCT结果,提示PCT可作为革兰氏阴性BM的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对BM尤其革兰氏阴性BM的诊治有很大的临床指导价值。
姜曌硕士以《NMOSD复发时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的相关性分析》为题,汇报回顾了NMOSD发病时CD19+B细胞、CD19+/CD27+B细胞比例,以确定适合中国人群的复发指标。共收集患者18例。发现患者复发时CD19+B细胞比例的95%可信区间下限值为0.,CD19+/CD27+B细胞比例的95%可信区间下限值为0.。为中国的临床医师治疗NMOSD和预防复发提供参考。
吴梦丽硕士汇报的题目为《人RajiB淋巴细胞对结核分枝杆菌吞噬机制的初步探索》,通过利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改良抗酸染色等方法、探讨经过结核杆菌刺激的细胞是否转分化为巨噬细胞而参与吞噬功能,研究结果提示尚未发现有明确证据证明这一点。对于B淋巴细胞吞噬结核分枝杆菌的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的摸索及探索。
黄欢硕士汇报的题目为《基于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算法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辅助诊断脑(膜)炎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较为困难,应用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脑膜炎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可用于辅助诊断临床常见脑(膜)炎疾病,实现脑(膜)炎分型初诊早期快速完成。随机森林算法可将其诊断正确率提高到82.1%,提示AI脑(膜)炎辅助诊断系统必将成为临床医师的好帮手。
李朝阳硕士以《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相关性感染中的研究》为题,汇报了将医院临床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进行NGS检测,共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两者临床特点无明显差异,抗酸染色均为阳性,但鉴别的意义在于二者用药不同。临床考虑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时,通过NGS检测可明确感染类型。
★精彩点评★
空军军医大学医院神经内科94岁高龄的粟秀初教授全程听课、认真笔记,这种专注于医学知识的执着是大家永远学习的榜样。粟老对会场NGS、人工智能、免疫肿瘤相关等热点问题进行提问与总结,瞬间让大家醍醐灌顶。会后对神经感染领域的精彩点评与展望,更让大家感受到光明的前景与挑战的力量。
经过大会评选,医院神经内科赵钢教授团队共有1人获得大会优秀论文奖,1人获得优秀壁报奖。
感染精粹博采众长
厚积薄发再续新章
联系我们
空军军医大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赵钢教授
出诊地点:医院门诊大楼四楼。
出诊时间:每周二上午,专家门诊。
脑脊液病原微生物高通量检测
送检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30-15:30
送样地点:医院门诊大楼四楼脑脊液室
联系方式:李老师,
相关知识文章及精彩病例投稿
联系方式:张老师xijingneuro
.白癜风能痊愈吗治疗白癜风效果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