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例隐形球菌脑膜炎应用两性霉素的护理

患者一般情况:

患者姓名:宋╳╳

性别:男

年龄:62岁

入院诊断:隐球菌性脑膜炎、红细胞增多症

01

病案观察记录:

患者因“头痛50天”于6月12日16:29以隐球菌性脑膜炎、红细胞增多症收入我科。

患者5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为全头痛,开始为阵发性,偶感恶心,未呕吐,在家服用“头痛宁”等药物,效果不佳,医院住院治疗,行腰穿检查提示新型隐球菌感染,给予输液治疗,效果不佳,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患者红细胞增多症病史17年,平时服用羟基尿治疗,左侧锁骨下骨折病史10年,行手术治疗好转。

在我科住院期间偶出现头痛症状,遵医嘱给予两性霉素B、甘露醇、补液等对症治疗,并给予腰穿检查。

患者于6-18在ICU行中长静脉置管术,置管过程顺利,病人未诉不适。

于6-:00左右病人出现右肩部肿胀疼痛,当时考虑与应用两性霉素B药物对血管刺激或者是中长静脉留置出现并发症有关,与ICU护士长联系,行B超检查后示有少量积液,遵医嘱暂停使用中长静脉输液治疗并给予冷敷减轻水肿。

6-:00左右病人自述疼痛肿胀明显减轻。

于6-28再次使用中长静脉输液治疗后病人未再述疼痛及肿胀。

02

案例总结分析:

1.两性霉素B是目前药效最强的抗真菌药物,是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首选治疗用药。

2.该药物不良反应多且较严重,该病用药疗程长,极易引起静脉炎和液体外渗。

3.两性霉素B在本科室内很少应用,认真学习了它的说明书,该药物与生理盐水相混合容易产生沉淀,患者使用中长静脉输液引起的肢体肿胀与该药物刺激及输液前后冲管液选择不当有关。

03

经验分享:

两性霉素B是一种应用较少的多烯类抗真菌药物,是优良的抗深部真菌药物,但由于其严重的毒副作用限制了两性霉素B的临床应用。

两性霉素B见光易氧化分解,需现配现用。在配置时,先用灭菌注射用水5ml溶解两性霉素B25mg,然后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ml中(不可用生理盐水,因其可产生沉淀),输注时需输液器及输液瓶均避光,输注两性霉素B时需要用生理盐水充分冲管,不可与其他药物混合。

两性霉素B使用的注意事项:使用期间可出现低钾血症,应高度重视,及时补钾。本品在酸性较强的药液中易降解,所用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为5.5.本品毒性较大,可有发热、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鞘内注射可引起背部及下肢疼痛,可致蛋白尿等肾脏损害,应定期检查,尿素氮>20mg/dl或肌酐>3mg/dl时,应停药或降低剂量。尚有白细胞下降、血压下降或升高、肝损害、复视、周围神经炎、皮疹等。

使用期间可出现心率加快,甚至心室颤动,多与注入药液浓度过高、速度过快、用量过大,以及患者低血钾有关。治疗期间定期严密随访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钾、心电图等,如血尿素氮或血肌酐明显升高时,则需减量或暂停治疗,直至肾功能恢复。

在临床工作中出现不常见的疾病及药物,护理人员应加强学习,掌握其基本临床表现、护理要点、药物注意事项及副作用,不断学习,提升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刘沛,金辉,两性霉素B新型剂的开发及临床研究进展,专家论坛,,7,第8卷第19期。

杜巧云

医院

End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ishiccguanwang.com/xxyqjxnmyyy/57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