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脑病(contrast-inducedencephalopathy,CIE)是由于血管内使用造影剂所引起的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短暂、可逆性异常,可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表现,包括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全身症状(偏瘫、偏盲、皮质盲性、失语和帕金森)。
发病机理:
1)血脑屏障破坏:通常情况下,碘化合物不能穿越血脑屏障(BBB)。据推测,CIE时血脑屏障的完整性被破坏造影剂渗透到中枢神经系统。
一般而言,相比低渗或等渗造影剂而言,高渗性对比机对血管内皮细胞可产生更大渗透力。
血压升高,超过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加之造影剂注射所产生的压力,可能会导致血管壁张力增加,细胞的紧密连接分离,出现血脑屏障破坏-对比剂局灶性深处。高血压可能是造成造影剂外渗最主要病因。
2)血脑屏障破坏,造影剂外渗,引起神经细胞的直接刺激,导致神经毒性,对神经元的直接毒性的机制尚未阐明。
对比剂可能通过受体激活神经元兴奋性,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碘对神经系统的毒性,神经组织中的不同碘浓度造成不同的影响(惊厥甚至死亡);
与造影剂的脂溶性相关,亲水性越小,神经毒性越大;
临床表现
1)短暂性皮质盲:CIE突出表现
可能与枕叶皮层具有较高血脑屏障通透性相关,临床表现为双眼视觉完全丧失,瞳孔对光反射正常,眼底正常;
原因可能包括:造影剂化学毒性是BBB短暂破坏,并造成皮质细胞毒性损害;造影剂引起脑血管痉挛,导致短暂性视皮质缺血;
2)精神症状:烦躁不安、幻视、胡言乱语。查体显示谵妄状态、肢体定向力差、神经系统检查提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
可能与额颞叶脑组织短暂性损伤有关。
3)颅内出血
主要表现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脑实质出血。颅内出血是较为罕见的造影剂并发症,但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威胁患者生命。头痛是颅内出血首先出现的症状,腰穿脑脊液呈血性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机制:可能为造影剂导致颅内血管内皮受损,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破坏,红细胞漏出。
4)神经毒性和脑病
神经功能障碍,强制性肌阵挛,脑电图可提示癫痫波,数天后脑电图检查可恢复正常。
5)无菌性脑膜炎
体温升高,脑膜炎刺激征阳性,脑脊液穿刺无明显异常。
造影剂渗透压和脑脊液有一定差异性,以及碘造影剂的化学毒性损伤BBB,滞留于颅内,引起脑组织的变态反应。
诊断:
1)造影注射碘造影剂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
2)48-72小时能完全恢复;
3)排除其他病理过程如脑缺血或出血、癫痫发作、代谢异常、药物、动脉夹层、空气栓塞等。
治疗:
1)激素:保护血脑屏障
地塞米松1支+NS10ml静推
2)甘露醇脱水减轻脑细胞水肿(可联合利尿剂、白蛋白交替脱水?)
3)水化NSml
4)对症
CIE预后良好,高渗性造影剂风险较高,应与急性脑血管意外鉴别,使用激素+甘露醇+水化。
一箫一砚走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