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日报、广东南方卫视-城事特搜、中山日报、医院
近日,医院接诊了两位高烧不退的患者,任先生和冯女士。让人不解的是经过各种治疗后两位患者的病情都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患者任先生回忆说:“医院时感觉有点头晕,后来就发高烧,高烧后我已经不省人事了。”
而冯女士的情况则更为危险被转入ICU监护治疗。
医生介绍,医院时,高热伴有畏寒头痛、呼吸困难,肌肉酸痛这些症状,最主要是血氧饱和度低,血氧指数一度低于,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她随时有生命危险,甚至死亡。
医生通过追问病史发现冯女士发病前曾经在市场购买过活禽,而任先生工作场所的旁边就是一个三鸟市场。
这些信息马上引起了医生的警惕,通过肺部CT,明确了是重症肺炎,病原体不是太明确,为了明确诊断,把样本送去基因测序,发现鹦鹉热衣原体呈现阳性,明确了是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
什么是鹦鹉热?鹦鹉热又名鸟疫、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在自然情况下各种禽类如火鸡、鸡、鸽、鸭、鹅和野禽等都能感染该病和互相传染,一般在鹦鹉科鸟类感染,和人接触鸟类而发生感染时称鹦鹉热,而发生在各种非鹦鹉科鸟类时称鸟疫,或称之为衣原体病。
临床表现潜伏期1~2周,长者可至45天。鹦鹉热临床表现多为急性起病,高热、寒战,伴相对缓脉。剧烈的头痛和全身肌肉疼痛是常见的主诉,四肢和躯干肌痛可使患者不能站立,背部和颈部肌肉的痉挛和僵直可误诊为脑膜炎。部分病人可出现鼻出血、斑疹、咳嗽等。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烦躁、谵妄、木僵、昏迷等。部分病例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若出现黄疸则为累及肝脏。
由带菌禽类传染给人,表现高热、恶寒、头痛、肌痛、咳嗽和肺部浸润性病变等,在世界各地流行,无明显季节性。
确诊后需进行隔离和抗感染对症治疗,治愈后有几率复发,应注意防治。
传播方式鹦鹉衣原体可通过病鸟经呼吸道传播给人。进口的鹦鹉是最常见的传染源,其次是火鸡和鸭养殖场;鹅和鸽有时可引起人类感染发病。
防控措施1.对鹦鹉家族鸟类的进口、饲养和运输应进行管理。提倡在无鹦鹉热的环境下进行鹦鹉鸟类的买卖和处理以预防感染。
2.避免接触感染的鸟类,感染的鸟必须被处理或销毁,其曾到过的地方应彻底清洗消毒。
3.指导出现咳嗽的病人使用纸巾等,做好咳嗽礼仪。
4.食用鸟类食物应熟,切勿生吃。
5.如出现高热、咳嗽、呼吸困难、医院就诊。
点个“在看”再走吧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预约挂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