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乙脑炎
乙脑的全称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嗜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因蚊虫是传播本病的主要媒介,所以乙脑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尤其集中于7、8、9三个月,这与夏秋季的气温、湿度适宜蚊虫滋生,又有利于乙脑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有关。
二、得了流行性乙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
乙脑的易感人群是3岁至6岁的小儿,近些年由于疾控部门给小儿普种“乙脑疫苗”,发病率大减,但未接种的无免疫力的幼儿、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也能得病。得了乙脑,关键在于早期诊治。在“乙脑”流行季节,遇有发病急,有高烧、头痛、嗜睡的病人,没有或只有较轻的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就应当怀疑“乙脑”。尤其是第一、二天除了发烧外,还会出现一些轻微的精神症状,如嗜睡、呕吐、烦躁、惊跳、双眼凝视或精神异常的病人,医院诊断。
乙脑是常见流行病,防治得当完全可以控制。目前最有效的手段是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及时注射疫苗。
三、乙脑日常防治措施
1.开展乙脑知识宣传。
2.免疫接种。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乙脑疫苗目前有两种,乙脑灭活疫苗和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对象是儿童及从非流行区到流行区的敏感人群。
3.灭蚊防蚊。提高防蚊灭蚊意识,在夏季蚊虫密度高峰时期喷洒杀虫剂灭蚊,重点处理地下室、楼梯背面、盥洗室和厕所等阴暗潮湿的场所。加强个人防护。室内使用纱门、纱窗、蚊帐、蚊香进行防蚊。野外工作和户外活动人员可在身体暴露部分涂抹驱蚊剂防止蚊虫叮咬染病,提倡不露宿。黄昏户外活动应避免蚊虫叮咬。
总而言之,当被蚊虫叮咬又出现全身不适、头痛、发烧等乙脑相关症状时,医院就诊,千万不能误认为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
生活小贴士:
入秋以来,我镇降雨频繁,各种类型积水、污水坑塘为蚊虫滋生提供了条件,秋季也是蚊虫滋生繁殖高峰期,也是乙型脑炎、登革热、疟疾等疾病最容易流行的时期。做到以下几点可有效预防以上疾病传播:
①灭蚊、防蚊及采取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
②控制和管理传染源,家畜、家禽圈棚要经常洒灭蚊药,病人要隔离。
③开展卫生运动,清扫卫生死角和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切断传播途径。
④夜间睡眠挂蚊帐。露宿或夜间野外劳动时,暴露的皮肤应涂抹防蚊油,或者使用驱蚊药,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蚊虫叮咬。
⑤及时进行乙脑疫苗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
⑥翻箱倒柜,清除室内外各种积水容器,如旧铁桶、塑料桶、缸、罐、酒瓶、饮料罐(容器)、轮胎、石臼等积水容器。
⑦填平洼地,封堵树洞、及时清除地面、地下积水,对无法清除的大中型水体,采用抽水排放、投放灭蚊蚴缓释剂等办法控制蚊蝇虫滋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