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模式升级,带动乡村振兴

田园综合体从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来不断得到发酵,“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也成为了一股潮流,全国各地都在争先建设。转眼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从已经成功申报并且运营成功的案例出发,再来看看什么是田园综合体,到底应该怎么搞?什么是田园综合体?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表述,田园综合体要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可以说,田园综合体是在原有的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的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能更好地体现乡村独有的美丽和活力,为新时代的都市人打造别具一格的世外桃花源,实现城市居民的田园梦。同时,提升田园综合体模式的商业价值,能更好地带动新农村的发展,促进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

第一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项目介绍

编号

项目

地区

模式借鉴

1

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

广西南宁

以美丽南方丰富的农业资源、产业基础、特色村落、传统文化为依托,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抓手,完善生产、产业、经营、生态、服务和运行六大功能体系,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步同生”、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

2

河南全省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

河南省

各地必须在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优先选择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乡镇(村),全域统筹开发。项目范围应为乡镇内或相邻乡镇3-5个村以特色产业、特色景观、特色文化等为枢纽连接成片的区域。

3

临沂市沂南县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

山东省

按照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乡村旅游项目,按照“创新、三美、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保护生态、培植产业、因势利导、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创客为主体,致力建设“创意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的田园综合体。

4

襄汾县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

山西襄汾县

规划在汾河以东,北起襄汾县与尧都区交界、南至县城建成区,以燕村荷花园为核心,涉及2个乡镇9个村,面积1万余亩的区域开展试点工作,全力打造具有襄汾特色的近郊创意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

5

迁西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

河北唐山

依托燕山独特的山区自然风光,以“山水田园,花乡果巷,诗画乡居”为规划定位,以生态为依托、以旅游为引擎、以文化为支撑、以富民为根本、以创新为理念、以市场为导向,致力打造特色鲜明、宜居宜业、惠及各方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生态优良的山水田园,百花争艳的多彩花园,硕果飘香的百年果园,欢乐畅享的醉美游园,群众安居乐业的祥福家园。

6

福建省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

福建武夷山市

浏阳市通过整合永安镇的湾里片和官渡镇的中州片,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带、“童话湾里”功能区和“诗画中州”功能区,从而形成“一带两区”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格局。萱洲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依托华夏湘江国际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全力发挥优质稻、油菜、油茶、桃李、西(香)瓜等传统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生态、康养产业发展,实现以农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建设萱草如茵、渔歌唱晚的“梦里水乡”,稻浪飘香、阡陌花开的“假日田园”和产业兴盛、富饶美丽的“新农村”。

7

浏阳田园综合体建设和衡山萱洲田园综合体建设两项试点

湖南浏阳市

在“两项试点”申报评审工作中,湖南突出以农为本,抓住农民合作关键点,坚持政府引导、规划引领、市场运行,择优筛选标准高且具有一定规模的项目,确保了试点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8

田园鲁家

浙江安吉县

以鲁家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南北庄、义士塔、赤芝3个行政村,构筑“1+3”格局,规划范围总计55.78平方公里,核心功能板块划分为“一廊三区”,最终形成“一带为核、一环贯通、三点辐射、四村共赢”的局面。

田园综合体7大必备条件功能定位准确1

围绕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规模、有潜力的乡村和产业,按照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以自然村落、特色片区为开发单元,全域统筹开发,全面完善基础设施。突出农业为基础的产业融合、辐射带动等主体功能,具备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景。明确农村集体组织在建设田园综合体中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其在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等方面的作用。

基础条件较优2

区域范围内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核心区集中连片,发展潜力较大;已自筹资金投入较大且有持续投入能力,建设规划能积极引入先进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本,发展思路清晰;农民合作组织比较健全,规模经营显著,龙头企业带动力强,与村集体组织、农民及农民合作社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

生态环境良好3

能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保留青山绿水,积极推进山水田林湖整体保护、综合治理,践行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生产生活方式。农业清洁生产基础较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政策措施有力4

地方政府积极性高,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应用、人才支撑等方面有明确举措,水、电、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建设主体清晰,管理方式创新,搭建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建设格局。积极在田园综合体建设用地保障机制等方面作出探索,为产业发展和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条件。

投融资机制明确5

积极创新财政投入使用方式,探索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综合考虑运用先建后补、贴息、以奖代补、担保补贴、风险补偿金等,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田园综合体建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力度,积极统筹各渠道支农资金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严控政府债务风险和村级组织债务风险,不新增债务负担。

运行管理顺畅6

根据当地主导产业规划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育水平,因地制宜探索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可采取村集体组织、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共同参与建设田园综合体,盘活存量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通过创新机制激发田园综合体建设和运行内生动力。

带动作用显著7

以农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组织引导农民参与建设管理,保障原住农民的参与权和受益权,实现田园综合体的共建共享。通过构建股份合作、财政资金股权量化等模式,创新农民利益共享机制,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六大注意事项

1、未突出以农为本,项目布局和业态发展上与农业未能有机融合,以非农业产业为主导产业;

2、不符合产业发展政策;

3、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差;

4、违反国家土地管理使用相关法律法规,违规进行房地产开发和私人庄园会所建设;

5、乡、村举债搞建设;

6、存在大拆大建、盲目铺摊子等情况。

田园综合体:模式升级,带动乡村振兴

在田园综合体中,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通过各个产业的相互渗透融合,把休闲娱乐、养生度假、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拓展现代农业原有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使传统的功能单一的农业及加工食用的农产品成为现代休闲产品的载体,发挥产业价值的乘数效应。

产业经济结构多元化:由单一的第一产业到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产业经济结构,开展农业种植与休闲娱乐体验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如营造农作物大地景观,依托成片花海营造景观与婚纱摄影等娱乐项目相结合;种植果蔬,将农俗体验与其相结合,上山采果摘茶、下地挖野菜,池塘边垂钓等等;此外,利用生态农业科技发展开发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农业科技示范等项目,让游客参与其中,体验乐趣。

产品模式升级:从单一农产品到综合休闲度假产品,如生态水产养殖度假区,利用自然水体发展养殖业,让游客者体验垂钓、观鱼的乐趣;葡萄酒庄园度假区,录用种植扑倒发展扑倒采摘区,将成熟的葡萄进行酿造,让游客体验从采摘到酿造葡萄酒的全过程;民俗体验度假区,以家庭为单位,休闲时居住在此,从事种花、种菜、修剪果树、采摘蔬果等乡间劳作,体验亲近自然的乐趣;生态养生度假区,依靠山体种植茶树,通过体验采茶、品茶,感悟其中禅意。

土地开发模式升级:从传统住宅到休闲综合地产。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造成农村空心村现状,由此,对于地产的开发形式有以下两种:一是早期田园体验度假村运营地产,利用空余出来的部分房产再进行装修后以度假村的形式出租给游客,既为农民增加首付,又让游客更为深入地体验民俗文化;二是远期集养老、养生、度假为一体的综合配套休闲地产。

做农业既是做产业、做事业,又是做战略、做理念,更是做心态、做生活方式。因此,农友们要未雨绸缪先谋划,因地制宜巧设计,量力而行谋发展,再加上苦干、实干和巧干,最终也定能守得云开见日来,走上发家致富路。

来源丨网络

十九大以后,乡村振兴指导下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作为载体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田园综合体”的政策利好,作为地方政府、开发商机构、运营机构、金融投资机构等,一定要在铺天盖地的观点研究中“拨开迷雾”,年4月21日-23日乡村振兴战略下《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模式创新项目落地实操总裁峰会》将在杭州举行,特邀行业20多位一线项目操盘手齐聚,从特色小镇政策机遇、国家扶持、创建申报、顶层设计、盈利模式、策划创意、规划设计、产业导入、落地要点、操盘实践、运营模式、IP打造、投融资模式、资源链接、项目考察等方面带您一起实战求真知、探灼见!

年4月21-23日(3天2夜)

中国●杭州

1、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2、房地产企业董事长、总经理、高管团队;3、旅游开发、特色小镇、休闲农业、农庄民宿、养生养老、投资机构等企业高管;4、策划规划、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等单位中高层负责人(人)

郝顾问:(手机号即







































北京白癜风能治好吗
白斑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ishiccguanwang.com/xxyqjxnmyyf/216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