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病毒细菌也在生长,造成儿童春季易患病,怎样护理和防范儿童春季常见传染病呢?
手足口病1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 手足口病又叫发疹性口腔炎,是以手、足、口腔部位的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少数也可在肛门周围、臀部等部位出现疱疹。是由20多种(型)肠道病毒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传播途径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如何预防 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孩子减少外出、家长不要带孩子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换衣被;家长外出回家后先洗手、换衣,再和孩子接触。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吃熟食;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防止接触性传染。 如何护理:做好口腔护理:患儿因口腔疼痛而拒食,应保持患儿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饮食护理 给予患儿易消化、无刺激、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禁食刺激性食物。必要时使用吸管吸入牛奶或粥水等。皮疹护理 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应舒适、柔软,经常更换,定期日光下暴晒;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引起感染。水痘2水痘很痒要剪短孩子的指甲 水痘病毒引起,大多见于1~10岁的儿童,偶尔也出现成人及婴儿水痘。初有发热、头痛、咽喉疼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1-2天后首先在躯干出现红色的小丘疹,随即形成绿豆大小发亮小水疱,疱的周围有红晕。怎样护理 水痘传染性很强,患儿必须在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患儿接触的玩具、家具、地面、床架可用3%来苏水(甲酚皂溶液)擦洗,被褥、衣服等在阳光下暴晒6-8小时。已接触过患儿的小孩要观察3天,以便及时发现早期病人。患儿应卧床休息,室内要通风,保持新鲜的空气,不要过分保暖(过厚的衣服易引起疹子发痒)。初发的水痘很痒,所以要剪短孩子的指甲,最好用纱布包裹双手。要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麻疹3特别要注意维生素A的补充 麻疹病毒引起,婴幼儿多发,全身皮疹和颊黏膜有麻疹白斑,3-5天即蔓延全身,高热40℃持续不降。若无异常2周即愈,反之则可引起脑炎、肺炎和眼角膜炎等,死亡率高怎样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给患儿保暖。在发热出疹期间,多喝水,这样可以使皮疹易于发透,又利于体内毒素的清除。 给予易消化又营养丰富的食物,特别要注意维生素A的补充。发热有助于皮疹透发,所以出疹期高热不退可用小量的退热药,但体温不要降得太低,维持在38℃左右。在恢复期除少吃油腻的食品外,无需忌口,每天可用温开水将毛巾浸湿擦净鼻和眼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4饮食宜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 脑膜炎双球菌引起,起病急,突然发热,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瘀点及抽搐、颈部僵硬等异常症状。严重的可在数天内死亡,或留下脑性瘫痪、脑积水等后遗症。3岁以下婴幼儿除发热、呕吐以外,常常拒食,并伴有腹泻、睡眠不安、尖声喊叫。怎样护理 治疗脑膜炎双球菌对磺胺类与青霉素类抗生素相当敏感。经过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可在1周后逐渐痊愈。饮食宜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服用磺胺药物的宝宝要多饮水(易在泌尿系统形成结晶)。保证房间空气新鲜。小儿腮腺炎5鼓励患儿多饮水 腮腺炎病毒引起,发病最多的是5~10岁儿童,2岁以下少见,1岁以内一般有免疫力。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常常表现为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怕进酸食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怎样护理 减轻疼痛:在腮肿的早期,可用冷毛巾局部冷敷,亦可用如意金黄散调茶水或食醋敷于患处,保持局部药物湿润,以发挥药效,防止干裂引起疼痛。 降低体温:鼓励患儿多饮水,高热时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擦浴或服用适量退热剂。发热早期可给予利巴韦林、干扰素、六神丸或板蓝根抗病毒治疗。合理饮食 应给病儿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食,不要给病儿吃刺激性及干硬食物。口腔卫生 饭后及睡觉前后用淡盐水漱口或刷牙,防止继发细菌感染。病情观察 脑膜炎多于腮腺肿大后1周左右发生,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嗜睡、烦躁或惊厥。应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医院。还可能并发胰腺炎、睾丸炎或卵巢炎。联系电话
儿科门诊:
儿科病房:
急救电话长按.识别.白癜风可以治得好吗白癜风多长时间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