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脑膜炎日罕见的新生儿细小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

引言

在女性的泌尿生殖道中,经常会检出细小脲原体。尽管细小脲原体与绒毛膜羊膜炎、流产、早产和围产期并发症有关,但是在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却非常罕见。在该病例中,一名出生11天的男婴因突然发烧和无力入院,通过mNGS技术在脑脊液中检测到细小脲原体,并通过PCR进一步进行了确认。该新生儿接受了红霉素治疗4周康复出院且无并发症。mNGS将会是一种诊断细小脲原体脑膜炎非常有前景的诊断技术,可以作为诊断新生儿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有效策略。

入院第1天

一名出生11天的男婴(出生体重g)因突然发烧(38.7℃)和无力入院。孕妇(41岁)在妊娠40周时自然分娩,婴儿出生时无异常表现。Apgar评分在1分钟时为8,在5分钟时为9。孕妇患有妊娠糖尿病,并且胎膜早破40个小时。

血液分析显示白细胞增多(15,/mm3),C反应蛋白升高(10.4mg/L),降钙素原水平正常(0.04ng/mL)。

脑脊液(CSF)评估显示白细胞增多(WBC/mm3,中性粒细胞占55%),蛋白质水平升高(2.0g/L)和葡萄糖降低(1.11mmol/L)。

初步诊断为细菌性脑膜炎,开始静脉注射奥沙西林(50mg/kg/剂量,q8h)和舒帕拉松(50mg/kg/剂量,q8h)。

血液和脑脊液样品的革兰氏染色与培养均为阴性。

入院第4天

婴儿出现局部癫痫发作,其前额叶变得饱满且鼓胀。颅骨磁共振图像(MRI)可以识别出脑室炎和右心室的轻度扩张,但没有脓肿和出血。

收集了第二次脑脊液,显示白细胞WBC/mm3(中性粒细胞的48%),蛋白质2.6g/L,葡萄糖1.11mmol/L。

抗生素治疗修改为静脉内施用万古霉素(15mg/kg/剂量,q8h)和美罗培南(30mg/kg/剂量,q8h);并加入苯巴比妥以抑制癫痫发作。

同样,血液和脑脊液的细菌培养仍为阴性。

入院第7天

该婴儿持续发烧38.0℃,并且嗜睡。

收集了第三次脑脊液,显示白细胞WBC/mm3(中性粒细胞的44%),蛋白质1.9mg/L,葡萄糖1.9mmol/L。

鉴于脑脊液培养依旧是阴性,送检脑脊液样品进行华大mNGS检测。

入院第10天

华大mNGS检测回报结果,在数据量为36M时,检测到条reads的细小脲原体,覆盖度为1.24%(9,/,)(图1)。

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病原体的存在,对同一份脑脊液样品进行了特异性PCR和Sanger测序,证实为细小脲原体。

根据这些结果,该患者被诊断为新生儿细小脲原体脑膜炎,并给予静脉注射红霉素(10mg/kg/dose,q6h));停用其他抗生素。

入院第13天

发烧平息。

入院第17天

脑脊液检查正常,病情持续良好。

入院第38天

在红霉素治疗4周后,脑脊液检查没有生化异常,婴儿康复出院。

时间表及预后

该病例的时间表如图2所示。

后续的随访中,婴儿6个月大时,头部MRI显示脑室炎和脑积水消退。18个月大时,发育良好,没有异常的神经系统体征。

讨论

解脲支原体包括解脲脲原体(U.thiolyticum)和细小脲原体(U.parvum),是最小的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壁,定植在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细胞中。

自年新生儿解脲支原体脑膜炎的第一例报道以来,多项研究表明解脲支原体可能是诸如肺炎、菌血症和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等侵袭性疾病的致病菌。但是很少有细小脲原体对新生儿的侵袭性感染案例。非典型表现和该生物体固有的生物学特性使细小脲原体脑膜炎的诊断变得非常复杂。任何患有内部脑积水,先天性感染或脑脊液细胞增多的婴儿,都应建议进行脑脊液微生物检测。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可以减少不良预后。

因为细小脲原体不能通过革兰氏染色证实,也不能在常规培养基中生长,所以它可能无法通过常规检测进行证实。但是宏基因组测序技术(mNGS)一次检测可以检测多种病原微生物,并且可以识别新发或者罕见的病原体,这可能是诊断细小脲原体脑膜炎或检测新生儿非典型病原体感染非常有前景的方法。

4月24日是世界脑膜炎日,由脑膜炎组织联盟于年开始发起。今年(年)的主题是:“Takeaction·DefeatMeningitis”(采取行动击败脑膜炎)。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参考文献

doi:10./tp..02.04

唯菌论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ishiccguanwang.com/xxyqjxnmyys/757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