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方堂球孢子菌借尘粒免疫受损病容易

球孢子菌病又称山谷热(Valleyfever)、沙漠风湿病(Desertrheumatism)、圣华金谷热(SanJoaquinvalleyfever)及加州热(Californiafever)。该病是由一种双相真菌—粗球孢子菌引起的系统性真菌病;主要通过尘粒传播。健康人群吸入带有粗球孢子菌的尘粒后,多数呈亚临床感染,40%的感染者会出现肺部症状及流感样症状,极少数患者会出现播散性感染。球孢子菌病常见皮疹为弥漫性红斑或斑丘疹、丘疹、脓疱、斑块、结节、脓肿、溃疡和窦道。根据临床表现,球孢子菌病可分为原发性肺球孢子菌病、慢性肺球孢子菌病及播散性球孢子菌病。严重感染者需系统抗真菌治疗,二性霉素B及伊曲康唑治疗效果好。

粗球孢子菌寄生于土壤中。该菌为双相菌,在37℃组织中呈酵母相;在室温28℃左右呈菌丝相,可断裂成关节孢子,传染性很强。

球孢子菌病主要在美国的西南部、墨西哥北部、非洲中部及南部区域流行,夏秋季节发病。呼吸道原发感染无性别与年龄差异。播散性感染在墨西哥人、美国的非洲人及菲律宾人常见,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如HIV感染者)和孕妇容易引起播散性感染。

粗球孢子菌在土壤及琼脂培养基中呈菌丝相,菌丝呈水平及垂直方向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菌丝断裂成关节孢子随气流播散,人们可不知不觉将之吸入。关节孢子到达肺泡后,体积变大,内生分隔,形成孢子囊。孢子囊不断隔化,产生内生孢子。之后孢子囊破裂释放内生孢子,依次反复循环。内生孢子的播散引起局部感染。在肺部形成围绕孢子囊的结节。结节破溃后,将其内容物释放入支气管,形成薄壁空洞。这些空洞的形成与内容物的释放会产生特征性胸痛、咯血及持续性咳嗽。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会引起血行播散。

根据临床表现,球孢子菌病可分为原发性肺球孢子菌病、慢性肺球孢子菌病及播散性球孢子菌病。

原发性肺球孢子菌病因肺部吸入带有粗球孢子菌的尘粒而致病。60%的患者病情轻,只有一过性胸部感染,不需要治疗。40%的患者感染后7~28天(平均10~16天)会出现症状,多数表现为急性流感样症状,多数患者会完全康复。主要症状是发热、胸膜炎性胸痛、咳嗽、不适、肌痛、盗汗及食欲丧失,常伴有外周血嗜伊红细胞增多。50%以上的病人在发病初期在躯干及四肢发生轻度弥漫性红斑或斑丘疹。也出现丘疹、脓疱、斑块、脓肿和窦道,面部是最常见的部位。30%的病人在发病后3周左右发生超敏反应,出现多形红斑或结节性红斑样损害可伴有一处或多处关节疼痛,数周后消失,多见于女性患者。50%的患者肺部X线检查可见病变,多呈节段性肺炎的表现,30%显示轻变浸润,20%患者胸片显示肺门淋巴结肿大或胸腔积液,也可见到纵隔淋巴结肿大及单发或多发的结节性空洞,洞壁厚薄不等。肺部X线表现可在1~3周内消退。

约5%~10%有症状的原发性肺球孢子菌病患者肺部残留损害会演变成慢性肺球孢子菌病。部分病例在浸润性损害上形成硬结,另一部分患者可有持续性空洞形成,常在2年内消失,且多无症状,其中25%的患者有间歇性咯血,若发生发热、胸痛及呼吸困难则意味着空洞扩大、破裂,形成气胸或脓胸。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病情常迁延不愈,常连续数月发热、咳嗽、胸痛,甚至发生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免疫功能无明显下降者常发生慢性进性肺炎,类似肺结核,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消瘦,胸片显示小空洞顶部纤维化性结节。

约1%~5%的患者可发生播散性球孢子菌病,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及易感人群;男性及孕妇易患。这型球孢子菌病或是在以前无症状感染的基础上因免疫功能下降而加剧,也可在原发感染几周内演变而来。常累及皮肤、软组织、骨骼、关节及及脑膜。皮疹多样,常单发,也可多发,可持续较长时间,常见疣状斑块、红斑、结节及溃疡。皮损下骨关节可受累。多数病例皮肤由肺部血行播散所致,少数病例可自身接种而发生,常在硬结的中央发生溃疡。40%播散性球孢子菌病患者有骨髓炎,常累及脊椎、颅骨、肋骨及长干骨末端,常无症状,有时发生持续性钝痛,X线显示骨组织不规则疏松或硬化。脑膜炎是球孢子菌最凶险的并发症,早期症状较隐蔽或非特异性,表现为持续性头痛,也可有嗜睡及精神异常。其它容易受累的部位包括淋巴结、肝脏、脾脏及肾上腺。

临床标本经处理后在镜下见到特征性大而圆的厚壁孢子囊,内含大量内生孢子,具有诊断意义。

将标本接种在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上,25~30℃培养2~7天,可见白色膜状菌落,紧贴在培养基表面,继之变成淡褐色细球状菌落,可呈粉末状菌落。白色膜状菌落镜下可见菌丝体,粉末状菌落镜下则为关节孢子和厚壁孢子。

球孢子菌病的治疗原则是亚临床感染者一般不需治疗,有皮疹者要局部外用抗真菌制剂;严重病例则要求系统抗真菌治疗。

局部治疗首选云江皮灵霜,外用,每日2次;也可选用其它含有唑类抗真菌药的制剂。

氟康唑及二性霉素B仍然是严重感染的治疗选择,通常用于病情恶化会损害关键部位如脊髓者。可以用经典的二性霉素B脱氧胆酸,也可以用二性霉素B脂质体。二性霉素B脱氧胆酸0.5~1.5mg/kg/dayIV及二性霉素B脂质体2~5mg/kg/dayIV两者均有效。慢性肺球孢子菌可用伊曲康唑治疗,mg/日。播散性球孢子菌病及球孢子菌性脑膜炎可采用伊曲康唑及二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治疗。氟康唑是球孢子菌性脑膜炎的首选药物,氟康唑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也可用于治疗球孢子菌性脑膜炎。

在预防方面,要提高野外工作者及实验室工作者自我防护的意识;出门前或实验室工作前要戴口罩;不要劳累过度,避免体能透支。

得了组织胞浆菌病搞不定者,可到何成雄主任医师处就诊。

就诊







































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白癜风怎么诊断症狀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ishiccguanwang.com/xxyqjxnmyyy/23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