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结核病中受结核杆菌破坏最严重的形式之一,常导致高致残率及死亡率。故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抗痨药物治疗对于改善结脑的预后至关重要。但是至今临床上仍然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1],这就严重影响了结脑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同时制约了实验室对结脑的更进一步研究。现有的方法中,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结核杆菌培养耗时长、需要的脑脊液量大、检测阳性率很低[2-3]。脑脊液结核杆菌PCR虽然是一种快速敏感性高的检测方法,但假阳性率高是这种检测方法尚无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重要原因。脑脊液涂片找抗酸杆菌(acid-fastbacilli,AFB)仍是目前用于诊断结脑最常用的的一种简便迅速方法,但传统的抗酸染色法(Ziehl-Neelsenstain,Z-N)阳性率极低,据报道国内外传统抗酸染色阳性率在10%左右[4-5]。所以,现在急需一种能从少量脑脊液中快速、高敏感的找到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为临床结脑诊治及结脑实验研究提供依据,因此我们将人份脑脊液涂片进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镜检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改良的抗酸染色法对结脑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年5月至年10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0例临床怀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共人份脑脊液。50例患者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18~81岁,平均(35±6)岁。就诊离发病时间1~56d,7d以内就诊的有14例;7~30d的有27例;>30d就诊的有9例。入院后50例患者均严格按照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规范诊治。结脑组临床诊断标准参考Ahuja等[6-7]临床诊断标准:①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持续时间大于5d,脑膜刺激征或伴有局灶性神经损害,伴或不伴结核感染的全身中毒症状;②脑脊液检查显示细胞数增加(10~/μL),淋巴细胞比例>50%,蛋白>1g/L,葡萄糖<血糖的50%(即<2.2mmol/L),阿利新兰染色未见隐球菌及细菌培养阴性;③头颅CT或MRI检查存在脑基底池渗出、脑积水、梗死灶或结核瘤等表现;④存在颅外结核如肺结核;⑤除外其他神经科疾病。满足以上①⑤和②③④中任意两项即可诊断为结脑。非结脑组诊断标准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神经病学》,其中包括脑膜白血病、化脓性脑膜炎及脑膜癌病。
1.2方法
用改良抗酸染色法[8]对所有结脑患者的脑脊液涂片进行染色,即细胞离心机(ShandonCytospin,Therm-4,英国)进行集菌、4%多聚甲醛固定、TritonX-破膜、用传统抗酸染色剂(天和,杭州)进行染色、最后用光学显微镜(OLYMPUS-BX41,日本)进行镜检。阅片结果完全按照国际上公认的修改后的国家结核病公职规划(RNTCP)指南进行统计,将镜检结果共划分为5个等级:-即个视野内未见AFB;±即个视野内可见1-10条AFB;+即个视野内可见10-条AFB;++即每个视野内可见1-10条AFB;+++即每个视野内可见大于10条AFB。我们将结果为<(+)者均定为抗酸染色阴性。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表示用x±s,两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两组计量资料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资料
按Ahuja等[9]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为结脑者35例,非结脑者15例,其中脑膜白血病5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5例,化脓性脑膜炎5例。诊断为结脑的患者均给予规律的3~5联抗结核治疗。35例患者经抗结核治疗后34例(97.14%)症状和体征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症状明显好转者26例(74.29%),出院后基本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症状改善者8例(22.86%),出院后仍遗留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体征;死亡1例(2.86%),死于结脑的并发症(脑疝)。
2.2改良抗酸染色结果:
光镜下,抗酸杆菌呈散在、并列或成堆分布,治疗前或治疗初的形态多为细长略弯曲、线条柔;治疗后菌体变为粗短杆状、大小颗粒,线条不再柔和。抗酸杆菌多为胞外菌,也可见大量胞内抗酸杆菌,吞噬菌体的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也可见到淋巴及单核细胞,胞内菌多为粗短杆状菌,少数菌形态为细长略弯曲(图1)。
35例结脑患者中,首次腰穿改良抗酸染色阳性者共31人,占88.57%。结脑组及非结脑组患者抗酸染色结果见表1。细胞内抗酸染色检测结果见表2。
在抗酸结果为(+++)的6人中5例脑脊液中性粒细胞比例最高达到60%以上,另外1例中性粒细胞比例最高只达到4%;抗酸结果为(++)的16例病人脑脊液细胞中中性粒细胞比例最高值的中位数(M)53.5%,四分位间距(QR)71%,抗酸结果为(+)的12例患者的脑脊液细胞中中性粒细胞比例最高值的M63%,QR72%。抗酸结果为(±)或(1-)的2例患者,脑脊液细胞学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在整个发病过程中最高为1%(图2)。35例结脑患者其中有8例患者一直随访至痊愈,8例患者抗酸阳性持续时间为病程的第(10~50)d,M为27d(图3);其他患者正在随访中,最长已随访至病程第d,改良抗酸染色仍阳性。
非结脑组(共15人)中阴性者共14人,占93.33%:其中1人(++)(表1)。
表1:改良抗酸染色的结果
阳性阴性阳性率(%))
3+2+1+±-
结脑组(人).29
(n=35)
非结脑组(人)-1--.07
(n=15)
表2:胞内抗酸杆菌结果
细胞内抗酸杆菌
+-
结脑组病人(人(%))23(69.70)10(30.30)
结脑组脑脊液(份(%))55(53.40)48(46.60)
对照组病人(人(%))0(0)1()
对照组脑脊液(份(%))0(0)1()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