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名人专栏抗疫斗士胡必杰教授

抗疫斗士——胡必杰教授

胡必杰,男,年出生,年从浙江考入原上海第一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院呼吸科工作,现任上海市院内感染质控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肺部感染研究室主任、呼吸科主任医师,兼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主任。获得全国抗击新冠疫情抗击个人称号。

01

问:胡教授,当我们获知您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的时候,母校沸腾了。我们很好奇,在这次疫情中,您为了抗击疫情怎么做的?

答:敏感性让我知道这个毛病非同小可,到1月17号的时候,武汉进入上海第一个新冠的感染,我作为专家组的成员去确诊的,张文宏教授是一道参加的专家组的成员,我是参与了整个上海市的新冠病人专业救治,我把他们诊断出来给他相关的治疗,然后把他们的病死率降下来,大家为什么觉得这个疾病很恐怖、传染性很高,你传我我传他,这是很快就一传十十传百,要爆炸式的出来的,所以我们让它尽量不要传播;第二个,我们把这个疾病治疗好了,让他没有传染性;第三个,我在这里边就是把这个疾病积极地治疗以后病死率显著地减少。

02

问:您能简单的给我们介绍下您求学和从医的经历吗?

答:年七月份在周巷中学毕业,报考了上海第一医学院,年9月份到年,7月份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但是到了大学以后,觉得还不够,所以大学还没毕业的时候又考了研究生,是以肺部感染的研究为主攻方向的感染性疾病,我是从对医学的不认识到认识,由不喜欢到慢慢地喜欢,现在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个专业作为我的职业,更是作为我的事业追求,在这个方面,能更多地为人类健康做贡献。每天看到我的病人躺着进来,站着出去的时候,觉得很开心,很有成就感,为我们的病人做出了贡献。

03

问:您现在主要从事哪一方面的研究?有哪些研究成果?您能通俗点给我们讲讲您现在研究的领域处于什么水平?会怎样造福人类?

答:我现在主攻的是全身的各种各样的感染,研究的重点部位是肺,还有流行性的脑膜炎等等,我研究的是微生物引起的人体的感染,怎么样诊断出来;怎么样进行有效的治疗;怎么样预防它,这是我研究的内容。也有人说,因医院里边的预防感染的方法,让住院病人的感染(率)发生下降,感染下降以后死亡率下降,说我是帮中国住院病人的死亡率下降做出了很多贡献,这个是我想(可以)引以为豪的第一项;第二个是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病人感染以后我把它通过一个好的技术研究出来,它是什么病原体引起的而不乱用抗生素,精准地使用有效的抗感染治疗,这样可以让它的抗生素耐用减少,药物费用的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减少,而治疗的效果变得更好,这是我研究的第二项内容,快速精准的基因检测,早期搞清楚(疾病是)什么微生物引起的,降低病死率,提高抗生素因的水平,我在这个地方也发挥了作用;第三个是疑难肺部疾病,所以总结起来有三个内容:感染的预防、感染的精准诊断治疗、疑难肺部疾病的进一步诊断。

04

问:您是年参加高考,是高考刚恢复后的第三届,当时是抱着怎样的理想参加高考的呢?

答:当时的背景是中国的一个新的开始,所谓的科学的春天来了,我们要攀登科学的高峰,我其实更想去做理工科的工程师、科学家,没想到进入医学的正式行业。

05

问:为什么会选择医学方向?是否是源于对一门课程的喜爱或者是成长环境的影响?

答:说来其实医学是我父亲给我的志愿,我自己的志愿是理工科,而我父亲因为他是医生,我爷爷也是医生,我们家庭里面有好多的医务人员,所以他们希望我在医学上面更有建树,有更高的层面,为病人服务。自从读了大学以后才知道原来医学是值得探索的,这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我们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所以我这第一年由慢慢的熟悉,到第二年喜欢,到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就想着更加深入的去研究,所以考了研究生,对我的学业以及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06

问:对周巷中学学生选择职业时有什么寄语和希望?

答:我希望我周巷中学的校友能更多的去选择一些自然科学尤其是生物科学,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值得挑战的地方,生物科学里面医学,需要探索的东西太多了。另外一方面,我觉得也不是说每个人毕业选择都要去学医,兴趣应该广泛,也希望周巷中学的毕业生在各个领域都有一席之地,还有周巷中学的校友发出的声音。要有理想有追求,但是一定要选自己喜欢的事情,很重要,我觉得如果你把你的职业跟你的兴趣,跟你的事业追求成为一体,会让你不会觉得工作累,所以经常有人说我上班也是工作,下班也是工作,累不累,我说我真的不累,因为我觉得很有趣,只有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就算让你花很大的精力在上面,但你却觉得是一种快乐的人生。

1

END

1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ishiccguanwang.com/xxyqjxnmyyy/7687.html


当前时间: